雪融双树湿

出自唐朝岑参的《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
乘兴忽相招,僧房暮与朝。
雪融双树湿,沙闇一灯烧。
竹外山低塔,藤间院隔桥。
归家如欲懒,俗虑向来销。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拼音解读
chéng xìng xiàng zhāo
sēng fáng cháo
xuě róng shuāng shù shī 湿
shā ān dēng shāo
zhú wài shān
téng jiān yuàn qiáo
guī jiā lǎn
xiàng lái xiāo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感受。 首先,他被某种愉悦的情绪所吸引,因此他被召唤出去玩耍。然后,他提到自己在僧房度过的夜晚和早晨之间的时间。接着,他描述了周围的景象:融雪令树木湿润,而黑暗中的一盏灯火把沙漠照亮。在竹林外面是一座低矮的塔楼,在藤条之间是一座小桥,隔开了院子。 最后,他思考回家的路上的问题,但由于他对尘世的事物不感兴趣,所以他轻松地将这些念头抛在了脑后。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超脱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状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雪后与群公过慈恩寺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感受。 首先,他被某种愉悦的情绪所吸引,因此他被召唤出去玩耍。然后,他提到自己在…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感受。 首先,他被某种愉悦的情绪所吸引,因此他被召唤出去玩耍。然后,他提到自己在僧房度过的夜晚和早晨之间的时间。接着,他描述了周围的景象:融雪令树木湿润,而黑暗中的一盏灯火把沙漠照亮。在竹林外面是一座低矮的塔楼,在藤条之间是一座小桥,隔开了院子。 最后,他思考回家的路上的问题,但由于他对尘世的事物不感兴趣,所以他轻松地将这些念头抛在了脑后。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闲适、超脱的心境,表现了作者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状态。折叠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岑参(715-770),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曾随高仙芝到安西、威武,后又往来于北庭、轮台间。官至嘉州刺史,卒于成都。长于七言歌行。所作善于描绘塞上风光和战争景象;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语言变化自如。有《岑嘉州诗集》。…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14419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