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坐怜老房
出自宋朝苏辙的《次韵子瞻感旧》- 还朝正三伏,一再趋未央。
久从江海游,苦此剑佩长。
梦中惊和璞,起坐怜老房。
为我忝丞辖,置身愿并凉。
此心一自许,何暇忧陟冈。
早岁发归念,老来未尝忘。
渊明不久仕,黔娄足为康。
家有二顷田,岁办十口粮。
教敕诸子弟,编排旧文章。
辛勤养松竹,迟莫多风霜。
常恐先著鞭,独引社酒尝。
火急报君恩,会合心则降。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归隐之士的心路历程。他在三伏天还朝,一直奔赴未知的目的地;长期游历江海,孤独的旅途中只有自己的长剑为伴;他曾经做过梦,梦见自己找到了和璞(指美玉);坐起来后,他想起了老家,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惭愧,希望能够安静的隐居;但是,他仍然立志要做一个美好的人,不再忧虑山高路远,他从早年开始就怀着回归故乡的思念,即使到了老年也没有忘记;虽然他并没有像渊明一样做官,但是生活富足,有两顷田地可以养活家人,还教导子弟读书写作;此外,他还修养松竹,常常担心过早离去而无法享受成果,但他仍然乐于品尝社酒,等待好消息传来。他希望君主能了解他的奉献和心愿,让他得以依心所愿。
- 背诵
-
次韵子瞻感旧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归隐之士的心路历程。他在三伏天还朝,一直奔赴未知的目的地;长期游历江海,孤独的旅途中只有自己的长剑为伴;…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归隐之士的心路历程。他在三伏天还朝,一直奔赴未知的目的地;长期游历江海,孤独的旅途中只有自己的长剑为伴;他曾经做过梦,梦见自己找到了和璞(指美玉);坐起来后,他想起了老家,对自己的身份感到惭愧,希望能够安静的隐居;但是,他仍然立志要做一个美好的人,不再忧虑山高路远,他从早年开始就怀着回归故乡的思念,即使到了老年也没有忘记;虽然他并没有像渊明一样做官,但是生活富足,有两顷田地可以养活家人,还教导子弟读书写作;此外,他还修养松竹,常常担心过早离去而无法享受成果,但他仍然乐于品尝社酒,等待好消息传来。他希望君主能了解他的奉献和心愿,让他得以依心所愿。折叠 -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汉族,字子由,宋朝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县)人,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栾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宋神宗年间曾…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42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