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早衰人
出自宋朝苏轼的《和陶和刘柴桑》-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
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
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
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
黄橼出旧枿,紫茗抽新畲。
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
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
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
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无妻老相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经历了万劫灭亡和百年的踟躇后,在漂泊四十年之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安身之所。他感到非常开心,在这个世界上寻找到了自己的家,并开始将周围的环境收拾整理,让它更加舒适。他喜欢在自己的小屋子里享受一天的时间,忘却生活的琐碎与烦恼。然而,他也坦然面对自己的老去,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只是不再像年轻时那般劳累。他的邻居和朋友都帮他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使他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因此,尽管他的房子很简陋,但他依然过着幸福的生活。
- 背诵
-
和陶和刘柴桑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78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