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间自延缘
出自宋朝苏轼的《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浅深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巘,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从,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在游览西湖时所感受到的美景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作者说,西湖是天下最美的景色之一,游客无论贤愚都会被其吸引,但只有当你深入其中,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全部之美。作者自认为是一个狂妄直率的人,早已经被社会所抛弃,但他独爱山水之乐,对此不亦乐乎,甚至可以放弃名利财富,视之为无上快乐。他游遍西湖周边的所有寺庙,所到之处都有所领悟,但难以言传。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如清夜梦境般鲜活。作者向读者建议要像持使者那样有端庄的风采,欣赏西湖的美景,但不应该期望河流和山川也是完美的。作者还想借住寺庙的床铺,在苇间与古渔父交谈,探讨道理,但并不关心金钱。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种哲学思考方式,即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而是要主动寻找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和评价标准。
- 背诵
-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在游览西湖时所感受到的美景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作者说,西湖是天下最美的景色之一,游客无论贤愚都会被其吸引…展开这首诗歌描述了作者在游览西湖时所感受到的美景和自己内心的感受。作者说,西湖是天下最美的景色之一,游客无论贤愚都会被其吸引,但只有当你深入其中,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全部之美。作者自认为是一个狂妄直率的人,早已经被社会所抛弃,但他独爱山水之乐,对此不亦乐乎,甚至可以放弃名利财富,视之为无上快乐。他游遍西湖周边的所有寺庙,所到之处都有所领悟,但难以言传。即使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如清夜梦境般鲜活。作者向读者建议要像持使者那样有端庄的风采,欣赏西湖的美景,但不应该期望河流和山川也是完美的。作者还想借住寺庙的床铺,在苇间与古渔父交谈,探讨道理,但并不关心金钱。最后,作者提出了一种哲学思考方式,即不必拘泥于条条框框,而是要主动寻找自己所喜欢的事物,不拘泥于世俗的眼光和评价标准。折叠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380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