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火明烈烈
出自宋朝欧阳修的《拜赦》- 拜赦古州南,山火明烈烈。
州人共喧喧,两◇扶白发。
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
乃知天地施,幽远无间别。
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句表现了作者对于祭祀活动的描写,主题为感恩天地,合乎礼仪。 首先,拜赦是指古代祭神活动,此处在古州南举行。山火高烈,形容祭祀场面庄重,气势磅礴。同时,州人共聚一堂,扶持年迈白发的长辈,彰显出家族间亲情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接着,作者用“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来形容祭祀时的景象,表示天地之间的联系和皇恩浩荡,让人感受到天地生灵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暗示着祭祀活动的意义不单纯在于敬神,更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崇敬。 最后,诗中“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形容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了节日喜庆的氛围以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憧憬。整个诗篇寓意深刻、充满诗意,抒发了作者对于祭祀活动和自然界的崇敬之情。
- 背诵
-
拜赦诗意赏析
这首诗句表现了作者对于祭祀活动的描写,主题为感恩天地,合乎礼仪。 首先,拜赦是指古代祭神活动,此处在古州南举行。山火…展开这首诗句表现了作者对于祭祀活动的描写,主题为感恩天地,合乎礼仪。 首先,拜赦是指古代祭神活动,此处在古州南举行。山火高烈,形容祭祀场面庄重,气势磅礴。同时,州人共聚一堂,扶持年迈白发的长辈,彰显出家族间亲情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接着,作者用“丁宁天语深,旷荡皇恩阔”来形容祭祀时的景象,表示天地之间的联系和皇恩浩荡,让人感受到天地生灵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也暗示着祭祀活动的意义不单纯在于敬神,更体现出中华文化中对于自然的崇敬。 最后,诗中“欣欣草木意,喜气消残雪”,形容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表现了节日喜庆的氛围以及人们对于新生活、新希望的憧憬。整个诗篇寓意深刻、充满诗意,抒发了作者对于祭祀活动和自然界的崇敬之情。折叠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吉水(今属江西)人。修幼年丧父,家贫力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为西京(今河南洛阳)留守推官。在西京三年,与钱惟演、梅尧臣、苏舜钦等诗酒唱和,遂以文章名天下。景祐元年(1034)召试学士院,授宣德郎。三年,以直言为范仲淹辩护,贬夷陵(今湖北宜昌)县令。庆历中,以右正言知制诰,参与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推行的「…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57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