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马道旁来
出自唐朝李白的《宣州九日闻崔四侍御与宇文太守游敬亭余时登响山不同此赏醉后寄崔侍御》-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九月九日茱萸成熟,插鬓时发现鬓发已经白了许多,伤心!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登高瞭望高山大海,满目凄凉,为古昔之人悲哀。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远访为吊念屈原而投沙之人,因为我也是逃名隐逸之客。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故交中还有谁在?独有崔亭伯崔侍御你了。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重阳节到了也不知道,放船载酒任水漂流。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我手持一枝菊花,和二千石的太守调笑。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日暮时分头戴头巾归岸,传呼之声充满阡陌。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一双白鹿拉着红色官车,后面宾客光辉显赫。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夫子你坐在其中,你我就像相隔云霄。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良辰与美景,白白地错过,没有喝到酒,没有听歌舞。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晚上我从南峰归来,女萝间的明月落下水壁。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再登上郡楼瞭望,古松的颜色也因寒更绿。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你我咫尺之间,却不可相亲,我好像一只被抛弃的鞋子。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九卿高官从朝廷而来,乘着五马豪华大车。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拂晓朱门列戟,撩开帏帐就看见碧嶂一排排。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登高遥望远海,招集到许多英才。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紫绶官员欢情融洽,黄花插鬓逸兴飞。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青山好像图画,流溪仿佛镜中回旋。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遥羡你在重阳节的佳作,现在应该过了戏马台吧。 -
九日茱萸熟,插鬓伤早白。
登高望山海,满目悲古昔。
远访投沙人,因为逃名客。
逃名:“逃名”一作“名山”。故交竟谁在,独有崔亭伯。
重阳不相知,载酒任所适。
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
日暮岸帻归,传呼隘阡陌。
彤襟双白鹿,宾从何辉赫。
夫子在其间,遂成云霄隔。
良辰与美景,两地方虚掷。
晚从南峰归,萝月下水壁。
却登郡楼望,松色寒转碧。
咫尺不可亲,弃我如遗舄。
九卿天上落,五马道旁来。
列戟朱门晓,褰帏碧嶂开。
登高望远海,召客得英才。
紫绶欢情洽,黄花逸兴催。
山从图上见,溪即镜中回。
从:“从”一作“依”。即:“即”一作“向”。遥羡重阳作,应过戏马台。
-
李白集中存有酬赠崔侍御诗十一首,大多是在金陵(今江苏南京)一带写的。这组诗当是公元753年(唐玄宗天宝十二载)秋李白南游至宣城(今属安徽)时所作。关于崔侍御为何人,学术界尚存争议。郁贤皓《李白诗中崔侍御考辨》认为,崔侍御即是崔成甫。这两首诗感叹光阴易逝与怀才不遇,表达了作者与友人的情谊,也蕴含了抱负未能实现的苦闷。
- 背诵
-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职,长期游…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666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