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花开定准
出自宋朝辛弃疾的《临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 祗恐牡丹留不住,与春约束分明。未开微雨半开晴。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鞓红似向舞腰横。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牡丹》。它描绘了春天里盛开的牡丹花,以及人们在花前欣赏和赞美的场景。 首先,诗中提到“祗恐牡丹留不住”,表达了对花开时间短暂的忧虑。然后,诗中讲到“与春约束分明”,强调牡丹是春天的象征,同时也指出了牡丹花与春天之间的关系。接着,诗句描述了牡丹花未完全开放时的景象,“未开微雨半开晴”,给人以一种想象牡丹花的美好感觉。 然后,诗中提到“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表达了作者希望牡丹花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盛开,并与春天达成一种默契的愿望。接下来,诗句运用色彩和形象描写“魏紫”、“玉盘盂样”等,突出了牡丹花的华贵和美丽。 最后两句,“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则是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牡丹花的美景中,感受到了一种高雅风流之情。整首诗从开始的担忧到最后的欣赏和享受,将描写牡丹花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
- 背诵
-
临江仙·祗恐牡丹留不住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牡丹》。它描绘了春天里盛开的牡丹花,以及人们在花前欣赏和赞美的场景。 首先,诗中提到“祗…展开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牡丹》。它描绘了春天里盛开的牡丹花,以及人们在花前欣赏和赞美的场景。 首先,诗中提到“祗恐牡丹留不住”,表达了对花开时间短暂的忧虑。然后,诗中讲到“与春约束分明”,强调牡丹是春天的象征,同时也指出了牡丹花与春天之间的关系。接着,诗句描述了牡丹花未完全开放时的景象,“未开微雨半开晴”,给人以一种想象牡丹花的美好感觉。 然后,诗中提到“要花开定准,又更与花盟”,表达了作者希望牡丹花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盛开,并与春天达成一种默契的愿望。接下来,诗句运用色彩和形象描写“魏紫”、“玉盘盂样”等,突出了牡丹花的华贵和美丽。 最后两句,“风流人不见,锦绣夜间行”,则是诗人将自己置身于牡丹花的美景中,感受到了一种高雅风流之情。整首诗从开始的担忧到最后的欣赏和享受,将描写牡丹花的美妙之处展现得淋漓尽致。折叠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29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