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以此为神器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古铜蟾蜍歌》- 古铜金质久已化,血花绣蚀三泉下。何人铸此月中物,持作薰炉喷兰麝。
月中与兔为阴阳,三足婆娑桂树旁。日中之乌亦三足,一东一西遥相当。
太阴呼噏生潮水,仙人师尔服气方。生长瑶台明镜里,精华不待取扶桑。
汉宫以此为神器,煎取沉馢消梦寐。红颜不少嫦娥寡,相伴蟾蜍度年岁。
摩挲铜色何斑斑,看丹如绿有无间。双烟自可通瑶圃,一气何须假博山。
轩鼎馀铜龙不爱,神工拾得虚无外。无香亦复雨氤氲,有火莫教云叆叇。
时时一缕生空中,太古长留一点红。纵是灰寒终不灭,神灵看与蜃楼同。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一件铜器,可能是一种月亮形状的香炉。铜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风雨侵蚀,表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斑驳的痕迹,但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形态和质感。在其中,提到了阴阳、月亮、兔子、乌鸦等象征性的意象,突显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崇拜。 诗人还提到了这个铜器的历史和传说。据说,这个铜器是由某位神匠所铸造,并被视为汉宫的神器,具有消除梦魇的功效。此外,还涉及到仙人、瑶台和镜子等元素,更加强化了神话故事的色彩。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拟人手法,使得这个铜器呈现出一种似乎有灵性的感觉,给人以诗意和想象的空间。最后,诗人指出这个铜器的精华不需要通过特殊的手段获取,它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代表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
- 背诵
-
古铜蟾蜍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件铜器,可能是一种月亮形状的香炉。铜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风雨侵蚀,表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斑驳的痕迹,但仍然保留…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一件铜器,可能是一种月亮形状的香炉。铜器经过长时间的沉淀和风雨侵蚀,表面已经出现了许多斑驳的痕迹,但仍然保留着其原始的形态和质感。在其中,提到了阴阳、月亮、兔子、乌鸦等象征性的意象,突显了古代文化中对自然界和宇宙的崇拜。 诗人还提到了这个铜器的历史和传说。据说,这个铜器是由某位神匠所铸造,并被视为汉宫的神器,具有消除梦魇的功效。此外,还涉及到仙人、瑶台和镜子等元素,更加强化了神话故事的色彩。 在描写的过程中,诗人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夸张和拟人手法,使得这个铜器呈现出一种似乎有灵性的感觉,给人以诗意和想象的空间。最后,诗人指出这个铜器的精华不需要通过特殊的手段获取,它本身就是一种永恒的存在,代表着一种超越时空的价值。折叠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795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