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国洎舒国
出自唐朝杜甫的《别李义》- 神尧十八子,十七王其门。
道国洎舒国,督唯亲弟昆。
中外国贱殊,余亦忝诸孙。
丈人嗣三叶,之子白玉温。
道国继德业,请从丈人论。
丈人领宗卿,肃穆古制敦。
先朝纳谏诤,直气横乾坤。
子建文笔壮,河间经术存。
尔克富诗礼,骨清虑不喧。
洗然遇知己,谈论淮湖奔。
忆昔初见时,小襦绣芳荪。
长成忽会面,慰我久疾魂。
三峡春冬交,江山云雾昏。
正宜且聚集,恨此当离尊。
莫怪执杯迟,我衰涕唾烦。
重问子何之,西上岷江源。
愿子少干谒,蜀都足戎轩。
误失将帅意,不如亲故恩。
少年早归来,梅花已飞翻。
努力慎风水,岂惟数盘飧。
猛虎卧在岸,蛟螭出无痕。
王子自爱惜,老夫困石根。
生别古所嗟,发声为尔吞。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学者、政治家魏徵写给他的友人严郑公孙的。诗中主要讲述了一些历史和个人情感。第一段介绍了神尧十八子、严家门第的情况,以及作者自己作为严家后裔的自谦;第二段提到严郑公孙的家族传承和品德,以及作者对他的赞美;第三至五段则略微转向个人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思念和离别之苦,还有对未来的美好祝愿。整首诗用词凝练,抒情深沉,是魏徵优秀的诗篇之一。
- 背诵
-
别李义诗意赏析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青年时期,他曾游历过今江苏、浙江、河北、山东一带,并两次会见李白,两人结下深厚的友谊。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298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