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君心未老伊川

出自宋朝晁补之的《和洛笋小发
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
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
和洛笋小发拼音解读
shū qīng shān kěn zhǎng wǎng
yīng shí suǐ huà shān jiān
jūn huì tuò lóng cái xiǎo
kǒng jūn xīn wèi lǎo chuā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叔夜在青山上长时间徘徊,不会变成石头;你能抚摸到枝叶细腻的竹笋,说明你的才华还未枯竭,但我担心你的心境是否因岁月而衰退。 具体而言,第一句“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表达了对叔夜难得的执着和决心的赞美,即便他在山中徘徊很长时间,也不会像石头那样坚硬呆板。第二句“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则是作者对叔夜文学才华和精神状况的思考,认为他仍有创作灵感,但担忧他的年事渐高是否会影响他的创作和心态。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和洛笋小发诗意赏析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叔夜在青山上长时间徘徊,不会变成石头;你能抚摸到枝叶细腻的竹笋,说明你的才华还未枯竭,但我担心你的心…展开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叔夜在青山上长时间徘徊,不会变成石头;你能抚摸到枝叶细腻的竹笋,说明你的才华还未枯竭,但我担心你的心境是否因岁月而衰退。 具体而言,第一句“叔夜青山肯长往,不应石髓化山坚”表达了对叔夜难得的执着和决心的赞美,即便他在山中徘徊很长时间,也不会像石头那样坚硬呆板。第二句“君会箨龙才小发,恐君心未老伊川”则是作者对叔夜文学才华和精神状况的思考,认为他仍有创作灵感,但担忧他的年事渐高是否会影响他的创作和心态。折叠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词人。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少即能文,为苏轼所赞赏。神宗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任澧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哲宗元佑初,任太学正,后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绍圣间,被新党排挤出知齐州,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毫州通判,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即位(1101),召回为吏部员外郎…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039415.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