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逢三数家

出自宋朝李曾伯的《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
竟日百余里,相逢三数家
平岗尽茅苇,沃壤旧桑蔴。
短树巢归燕,荒城宿乱鸦。
兴亡谁与问,马首夕阳斜。
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拼音解读
jìng bǎi
xiàng féng sān shù jiā
píng gǎng jìn máo wěi
rǎng jiù sāng
duǎn shù cháo guī yàn
huāng chéng xiǔ 宿 luàn
xìng wáng shuí wèn
shǒu yáng xié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行旅者在平原上漫长的旅途中所经历的见闻和感受。作者通过描绘路途中的景色和遇到的人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他看到了战火蹂躏后的废墟和曾经繁华的城市,感到历史的沉重和无情。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自然的美好,比如茅苇丛生的平岗和沃土上的桑蔴。他还发现了生命力顽强的小生物,比如巢穴里的归燕和城乡间穿梭的乌鸦。最后,他面对夕阳西下,不再追问兴亡起落的缘由,只把目光投向前方,朝着未来奋勇前进。整首诗虽然简洁明了,但却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淮西幕自皂口入颍道间作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行旅者在平原上漫长的旅途中所经历的见闻和感受。作者通过描绘路途中的景色和遇到的人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行旅者在平原上漫长的旅途中所经历的见闻和感受。作者通过描绘路途中的景色和遇到的人物,反映了社会的动荡和人生的无常。他看到了战火蹂躏后的废墟和曾经繁华的城市,感到历史的沉重和无情。但同时,他也看到了自然的美好,比如茅苇丛生的平岗和沃土上的桑蔴。他还发现了生命力顽强的小生物,比如巢穴里的归燕和城乡间穿梭的乌鸦。最后,他面对夕阳西下,不再追问兴亡起落的缘由,只把目光投向前方,朝着未来奋勇前进。整首诗虽然简洁明了,但却表达了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折叠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114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