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髓不成餐

出自宋朝晁补之的《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金丹妙通灵,子有遗世术。
石髓不成餐,闵予多滞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拼音解读
jīn dān miào tōng líng
yǒu shì shù
shí suǐ chéng cān
mǐn duō zhì
shēng fǎng shì
dǎo shēng hán shì lái
zhú jiāng huā
shí tóng bēi
páo tiān
guì zhì guì huá
yuán jǐng fán
shēng xiè
miàn fēi xìng
xiǎo rén biàn dān qīng
běn xīn
fēng ān suǒ né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道教思想和生活哲学。其中,“金丹妙通灵”指的是金丹炼制成功后可以获得超自然力量,而“子有遗世术”则表示作者也掌握了一些修仙之道。 “石髓不成餐”表达了作者对于珍贵材料的轻视,认为金丹才是真正的宝贝,而这些原材料只是外在的物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描述了平凡的家务琐事,但从中却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变迁。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是在强调“及时行乐”的重要性,把握当下,共享美好时光。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体现了道家追求简约本真的价值观念。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意味着与自然相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健康长寿。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则是在告诫人们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品性,不被世俗所染。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寻求心灵上的安慰。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道教思想和生活哲学。其中,“金丹妙通灵”指的是金丹炼制成功后可以获得超自然力量,而“子有遗世术”则表示作…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道教思想和生活哲学。其中,“金丹妙通灵”指的是金丹炼制成功后可以获得超自然力量,而“子有遗世术”则表示作者也掌握了一些修仙之道。 “石髓不成餐”表达了作者对于珍贵材料的轻视,认为金丹才是真正的宝贝,而这些原材料只是外在的物质。 “丝声纺事暮,捣声寒事来”描述了平凡的家务琐事,但从中却能感受到岁月的沉淀和人生的变迁。 “竹叶将菊花,及时同一杯”是在强调“及时行乐”的重要性,把握当下,共享美好时光。 “匏器祀天地,贵质不贵华”,体现了道家追求简约本真的价值观念。 “土缘井渠繁,生气泄大和”意味着与自然相处,顺应自然规律,才能获得健康长寿。 “革面固非性,小人变丹青”则是在告诫人们要坚定自己的信仰和品性,不被世俗所染。 “木鸡本无心,风雨安所能”表达了生命的脆弱和寻求心灵上的安慰。折叠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词人。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少即能文,为苏轼所赞赏。神宗元丰二年(1079)举进士,任澧州司户参军、北京国子监教授。哲宗元佑初,任太学正,后迁秘书省正字、校书郎。以秘阁校理通判扬州,召还为著作佐郎。绍圣间,被新党排挤出知齐州,因修《神宗实录》失实,贬毫州通判,又贬监处、信二州酒税。徽宗即位(1101),召回为吏部员外郎…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18528.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