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骨朽不更生
出自宋朝司马光的《宿石堰闻牧马者歌》- 大河之曲多宽闲,牧田枕倚长堤湾。乌栖鹊散堤树寂,柝木声稀宵欲阑。
牧儿跨马乘凉月,历历绕群高唱发。幽情逸气生自然,往往鸣鞘应疏节。
歌辞难辨野风高,似述离忧嗟役劳。徘徊不断何妨近,彷佛微闻已复遥。
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翻光凝碧色。星疏河淡夜初长,展转空亭奈孤客。
洞箫音律京君明,可怜骨朽不更生。安得使传哀怨意,为我写之羌笛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写了大河之曲,田园牧歌的美景和牧人们生活的情景。在宽阔的河岸边,牧田靠着长堤弯曲,让人感到闲适自在。乌鸦停在堤树上,安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柝木的响声。夜晚临近时,牧民们跨上马,绕群高唱,享受自然带来的幽情逸气,鸣鞘应疏节。 歌声难以听清,像是表达着离别的忧愁和劳苦。但是这些感受并没有使人消沉,反而使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在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碧色中,孤客在空亭里转来转去,静静欣赏这一切美景。他想起京君明的箫声,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他渴望有一个羌笛手能够传播自己的悲怨心情,用音乐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和感慨。
- 背诵
-
宿石堰闻牧马者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大河之曲,田园牧歌的美景和牧人们生活的情景。在宽阔的河岸边,牧田靠着长堤弯曲,让人感到闲适自在。乌鸦停在堤树…展开这首诗描写了大河之曲,田园牧歌的美景和牧人们生活的情景。在宽阔的河岸边,牧田靠着长堤弯曲,让人感到闲适自在。乌鸦停在堤树上,安静无声,只有偶尔传来柝木的响声。夜晚临近时,牧民们跨上马,绕群高唱,享受自然带来的幽情逸气,鸣鞘应疏节。 歌声难以听清,像是表达着离别的忧愁和劳苦。但是这些感受并没有使人消沉,反而使人更加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在长川冷浸秋云白、露草碧色中,孤客在空亭里转来转去,静静欣赏这一切美景。他想起京君明的箫声,感慨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他渴望有一个羌笛手能够传播自己的悲怨心情,用音乐记录下这一刻的美好和感慨。折叠 -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宝元元年(1038)进士,签判武成军,累迁大理寺丞、起居舍人。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之中知谏院。神宗初,官翰林学士、御史中丞。反对与王安石变法,出知永兴军,判西京御史台。后闲居洛阳,专修《资治通鉴》。哲宗立,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在相位八月而卒,年六十八,赠太师、温国…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4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