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息本权机

出自宋朝蔡卞的《楞严经偈
觉海性澄图,图澄觉元妙。
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虚空,依空立世界。
相想澄国土,知觉乃众生。
空生大觉中,如海一沤发。
有漏微尘国,皆依空所生。
沤灭空本无,况复诸三有。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
初心人三昧,迟速不同伦。
色想结成尘,精子不能彻。
如何不明彻,於是获圆通。
味性非本然,要以味时有。
其觉不恒一,去何获圆通。
触以所角明,无所不明触。
合离性非定,云何获圆通。
法称为内尘,凭尘如有所。
能所非遍涉,云何获圆通。
见性虽洞然,明前不明后。
四维亏一半,支何获圆通。
鼻息出入通,现前无交气。
支离匪涉入,云何获圆通。
舌非入无端,因味生觉了。
味亡了无有,云何获圆通。
身与所触同,如非圆觉观。
涯量不冥会,云何获圆通。
知根杂乱思,湛了终无见。
想念不可说,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云何获圆通。
识见杂三和,话本称非相。
自体先无定,云何获圆通。
心闻洞十方,生於大因力。
初心汉有入,云何获圆通。
鼻息本权机,只令摄心住。
住成心所住,云何获圆通。
说法弄音文,开悟先成者。
名句非无漏,云何获圆通。
持犯但束身,非身无所束。
元非遍一切,云何获圆通。
神通本宿因,何关性分别。
念缘非离物,云何获圆通。
若以地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坚碍非通达。
有为非圣性,云何获圆通。
若以水性观,想念非真实。
如如非觉观,云何获圆通。
若以火性观,厌有非真为。
非初心方便,云何获圆通。
若以风性观,动寂非无对。
对非无上觉,云何获圆通。
若以空性观,昏钝先非觉。
无觉异菩提,云何获圆通。
若以识性观,观识非常住。
存心乃虚妄,云何获圆通。
诸行是无常,念性元生灭。
因果今殊感,云何获圆通。
我今白世尊,佛出婆娑界。
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
欲取三摩提,实以闻中入。
离苦得解脱,良哉观世音。
於恒沙动中,入微尘佛国。
得大自在力,无畏施众生。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出世获常住。
我今启如来,如观音所说。
譬如人静居,十方俱击鼓。
十处一时闻,此则圆真实。
目非观障外,口鼻亦复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纷无绪。
隔垣听音响,遐迩俱可闻。
五根所水齐,是则通真实。
音声性动静,闻中为有无。
无声号无闻,非实闻无性。
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
生灭二圆离,是则常真实。
纵令在梦想,不为不思无。
觉观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国,声论得宣明。
众生迷本闻,循声故流转。
阿难纵强记,不免落邪思。
岂非随所沦,旋流获无妄。
阿难汝谛听,我承佛威力。
宣说金刚王,如幻不思议。
佛母真三昧,汝闻微尘佛。
一切秘密门,欲漏不先除。
畜闻成过误,将闻持佛佛。
何不自闻闻,闻非自然生。
因声有名字,旋闻与声脱。
能脱欲谁名,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脱,见闻如幻翳。
三界若空花,闻复翳根除。
尘消觉圆净,净极光通达。
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尘登如在梦。
谁能留汝形,如切巧幻师。
幻作诸男女,虽见诸根动。
要以一机抽,息机归寂然。
诸幻成无性,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
一处成休复,六用皆不成。
尘垢应念消,成圆明净妙。
余尘尚诸学,明极即如来。
大众及阿难,旋汝倒闻机。
反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通实如是,此是微尘佛。
一路涅盘门,过去诸如来。
斯门已成就,现在诸菩萨。
今各人圆明,未来修学人。
当依如是法,我亦从中登。
非唯观世音,诚如佛世尊。
訋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
求出世閒人,成就涅盘心。
观世音,自余诸方便。
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
非是长修学,浅深同说法。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
原加被未来,於此门无惑。
方便易成就,堪以教阿难。
及末劫沈沦,但心引根修。
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楞严经偈拼音解读
jiào hǎi xìng chéng
chéng jiào yuán miào
yuán míng zhào shēng suǒ
suǒ zhào xìng wáng
wàng yǒu kōng
kōng shì jiè
xiàng xiǎng chéng guó
zhī jiào nǎi zhòng shēng
kōng shēng jiào zhōng
hǎi ōu
yǒu lòu wēi chén guó
jiē kōng suǒ shēng
ōu miè kōng běn
kuàng zhū sān yǒu
guī yuán xìng èr
fāng biàn 便 yǒu duō mén
shèng xìng tōng
shùn jiē fāng biàn 便
chū xīn rén sān mèi
chí tóng lún
xiǎng jié chéng chén
jīng néng chè
míng chè
shì huò yuán tōng
wèi xìng fēi běn rán
yào wèi shí yǒu
jiào héng
huò yuán tōng
chù suǒ jiǎo míng
suǒ míng chù
xìng fēi dì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chēng wéi nèi chén
píng chén yǒu suǒ
néng suǒ fēi biàn shè
yún huò yuán tōng
jiàn xìng suī dòng rán
míng qián míng hòu
wéi kuī bàn
zhī huò yuán tōng
chū tōng
xiàn qián jiāo
zhī fěi shè
yún huò yuán tōng
shé fēi duān
yīn wèi shēng jiào le
wèi wáng le yǒu
yún huò yuán tōng
shēn suǒ chù tóng
fēi yuán jiào guān
liàng míng huì
yún huò yuán tōng
zhī gēn luàn
zhàn le zhōng jiàn
xiǎng niàn shuō
yún huò yuán tōng
shí jiàn sān
huà běn chēng fēi xiàng
xiān dì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xīn wén dòng shí fāng
shēng yīn
chū xīn né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shí jiàn sān
huà běn chēng fēi xiàng
xiān dì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xīn wén dòng shí fāng
shēng yīn
chū xīn hàn yǒu
yún huò yuán tōng
běn quán
zhī lìng shè xīn zhù
zhù chéng xīn suǒ zhù
yún huò yuán tōng
shuō nòng yīn wén
kāi xiān chéng zhě
míng fēi lòu
yún huò yuán tōng
chí fàn dàn shù shēn
fēi shēn suǒ shù
yuán fēi biàn qiē
yún huò yuán tōng
shén tōng běn xiǔ 宿 yīn
guān xìng fèn bié
niàn yuán fēi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xìng guān
jiān ài fēi tōng
yǒu wéi fēi shèng xì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shuǐ xìng guān
xiǎng niàn fēi zhēn shí
fēi jiào guān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huǒ xìng guān
jiān ài fēi tōng
yǒu wéi fēi shèng xì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shuǐ xìng guān
xiǎng niàn fēi zhēn shí
fēi jiào guān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huǒ xìng guān
yàn yǒu fēi zhēn wéi
fēi chū xīn fāng biàn 便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fēng xìng guān
dòng fēi duì
duì fēi shàng jiào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kōng xìng guān
hūn dùn xiān fēi jiào
jiào
yún huò yuán tōng
ruò shí xìng guān
guān shí fēi cháng zhù
cún xīn nǎi wàng
yún huò yuán tōng
zhū háng shì cháng
niàn xìng yuán shēng miè
yīn guǒ jīn shū gǎn
yún huò yuán tōng
jīn bái shì zūn
chū suō jiè
fāng zhēn jiāo
qīng jìng zài yīn wén
sān
shí wén zhōng
jiě tuō
liáng zāi guān shì yīn
héng shā dòng zhōng
wēi ché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是一首佛教经文,描述了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度观察和领悟,以及获得涅槃或解脱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概念包括空性(万物皆空),因果律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最终,通过反思自己的真实本性和入定修行,可以超越苦海,获得圆满解脱。整个过程的达成需要多种方便,如观音菩萨的加持和帮助,以及各种禅修方法和智慧的运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楞严经偈诗意赏析

这是一首佛教经文,描述了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度观察和领悟,以及获得涅槃或解脱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概念包括空性(万物皆空),因果…展开
这是一首佛教经文,描述了对自我和世界的深度观察和领悟,以及获得涅槃或解脱的过程。其中重要的概念包括空性(万物皆空),因果律和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最终,通过反思自己的真实本性和入定修行,可以超越苦海,获得圆满解脱。整个过程的达成需要多种方便,如观音菩萨的加持和帮助,以及各种禅修方法和智慧的运用。折叠

作者介绍

蔡卞 蔡卞 蔡卞(1048-1117),字元度,北宋福建路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紫金山(今福建省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赤岭自然村)人。北宋后期大臣,书法家。奸相蔡京胞弟、改革家王安石的女婿。政和七年卒,年七十。谥“文正”。南宋建立后,逝世的蔡卞受到胞兄蔡京的牵连,宋高宗赵构采纳谏议大夫任伯雨谏章,追贬蔡卞为单州团练副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7040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