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金釃酒少时事

出自宋朝项安世的《送承甫兄往长阳山从学诗
正月已暖春无寒,江深水浅沙觜乾。
东风日日送行客,我来踏遍江之干。
昨日送客东入浙,今日送客西入湾。
旁人但笑入湾拙,岂料此行人所难。
吾宗豪俊自天赋,已有名字登春官。
功名迫人不肯受,问官乞取三年闲。
尔来政恐未能免,挽首却入攀笼间。
挥金釃酒少时事,一笑昨梦何澜翻。
山中范蠡有孙在,老手未试人所叹。
幡然愿执弟子礼,拿舟自入长阳山。
人言此去几百里,井里萧索惟榛菅。
度君自沮君不顾,学贵就道宁求安。
闻猿莫起欲归想,见山只作为仁看。
但令此志久不堕,九里地里俱平宽。
归期已约槐花熟,努力加餐互相祝。
今年看我亦高飞,明年上林两黄鹄。
送承甫兄往长阳山从学诗拼音解读
zhèng yuè nuǎn chūn hán
jiāng shēn shuǐ qiǎn shā qián
dōng fēng sòng háng
lái biàn jiāng zhī gàn
zuó sòng dōng zhè
jīn sòng 西 wān
páng rén dàn xiào wān zhuō
liào háng rén suǒ nán
zōng háo jùn tiān
yǒu míng dēng chūn guān
gōng míng rén kěn shòu
wèn guān sān nián xián
ěr lái zhèng kǒng wèi néng miǎn
wǎn shǒu què pān lóng jiān
huī jīn shāi jiǔ shǎo shí shì
xiào zuó mèng lán fān
shān zhōng fàn yǒu sūn zài
lǎo shǒu wèi shì rén suǒ tàn
fān rán yuàn zhí
zhōu zhǎng yáng shān
rén yán bǎi
jǐng xiāo suǒ wéi zhēn jiān
jūn jūn
xué guì jiù dào níng qiú ān
wén yuán guī xiǎng
jiàn shān zhī zuò wéi rén kàn
dàn lìng zhì jiǔ duò
jiǔ píng kuān
guī yuē huái huā shú
jiā cān xiàng zhù
jīn nián kàn gāo fēi
míng nián shàng lín liǎng huá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春天沿江旅行的经历和感受。他跟随东风送客人去不同的地方,踏遍江的干部分。虽然有人嘲笑他进入湾区笨拙,但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是名登春官的豪俊子弟。他本可以接受功名荣耀,但选择问官乞取三年闲,准备远离政治纷争和官场勾心斗角。然而,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逃脱政治漩涡的牵连,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去长阳山学道。即使要走几百里路,生活条件简陋,他也愿意付出努力。他希望通过对山林的观察和思考,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并期待明年能够飞黄腾达。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自由、追求理想和独立思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建社会中文人自我满足和对自由探索的渴求。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送承甫兄往长阳山从学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春天沿江旅行的经历和感受。他跟随东风送客人去不同的地方,踏遍江的干部分。虽然有人嘲笑他进入湾区笨拙…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在春天沿江旅行的经历和感受。他跟随东风送客人去不同的地方,踏遍江的干部分。虽然有人嘲笑他进入湾区笨拙,但是他并不在意,因为他已经是名登春官的豪俊子弟。他本可以接受功名荣耀,但选择问官乞取三年闲,准备远离政治纷争和官场勾心斗角。然而,他知道自己可能无法逃脱政治漩涡的牵连,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定去长阳山学道。即使要走几百里路,生活条件简陋,他也愿意付出努力。他希望通过对山林的观察和思考,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并期待明年能够飞黄腾达。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自由、追求理想和独立思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建社会中文人自我满足和对自由探索的渴求。折叠

作者介绍

项安世 项安世 项安世(1129--1208),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17664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