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檐夜久
出自宋朝蔡松年的《蓦山溪 中秋后三日,夜风大作,林声如怒涛》- 绝。客怀展转不能寐,因借浩然韵作此霜林万籁,秋满人间世。客子旧山心,误西风、悲号涧水。茅檐夜久,仍送雨疏疏,焚香坐,对床眠,多少闲滋味。钓舡篷底,闲杀烟蓑辈。老眼倦纷华,宦情与、秋光似纸。幽栖归去,梧影小楼寒,看山眼,打窗声,莫放颓然醉。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的意思是,作者一个客人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眠,因此借用浩然之气写下了秋季山林中万籁俱寂的景象。他怀念故乡的山水,被西风吹得心痛,听着涧水的流淌声泪流满面。夜晚里,茅屋里不停地下雨,他点燃香火坐在床前,感叹人生百态。他将自己比作船底下杀时间的垂钓者,看尽了世间繁华,现在老去的他只想回到幽静的家中休息,享受梧桐叶影与小楼风吹的清新。最后提醒自己不要因沉湎于酒色而荒废了自己。
- 背诵
-
蓦山溪 中秋后三日,夜风大作,林声如怒涛诗意赏析
-
蔡松年
蔡松年(1107~1159)字伯坚,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故自号萧闲老人。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蔡松年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04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