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赵州放笤帚
出自宋朝黄庭坚的《维摩诘画赞》- 维摩无病自灼灸,不二门开休闯首。
文殊赞叹辜负人,不如赵州放笤帚。
不二法门无别路,诸方临水不敢渡。
鶖子怕沾天女花,花前竹外是谁家。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是佛教禅宗经典《维摩经》和《文殊菩萨普门品》中的故事与道理的结合,其含义为: 第一句描述了维摩菩萨通过自我灼烧的方式来证悟真理,表明了在禅修中需要有自我超脱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也暗示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清净可以通过内在的方法达到。 第二句指出,即使人们能够亲近佛法,但如果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佛法,就会辜负所得。相比之下,与赵州和尚相比,他放下了所有的执着和纠缠,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第三句说明了不二法门,即印度唯识学派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聚合的,没有单独存在的实体。无论何时何地,这种真理始终是唯一的,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 最后一句描述了一个静谧和平的景象,反映了佛法教诲的永恒价值。鶖子怕沾天女花,说明了禅修者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内在的清净,不能受到外部环境的羁绊。花前竹外是谁家,则暗示了佛法的价值是平等、共享的,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团体。
- 背诵
-
维摩诘画赞诗意赏析
这首诗词是佛教禅宗经典《维摩经》和《文殊菩萨普门品》中的故事与道理的结合,其含义为: 第一句描述了维摩菩萨通过自我灼烧…展开这首诗词是佛教禅宗经典《维摩经》和《文殊菩萨普门品》中的故事与道理的结合,其含义为: 第一句描述了维摩菩萨通过自我灼烧的方式来证悟真理,表明了在禅修中需要有自我超脱的决心和毅力,同时也暗示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清净可以通过内在的方法达到。 第二句指出,即使人们能够亲近佛法,但如果他们没有真正理解佛法,就会辜负所得。相比之下,与赵州和尚相比,他放下了所有的执着和纠缠,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第三句说明了不二法门,即印度唯识学派的一个核心概念,即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因缘聚合的,没有单独存在的实体。无论何时何地,这种真理始终是唯一的,并且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进行表达。 最后一句描述了一个静谧和平的景象,反映了佛法教诲的永恒价值。鶖子怕沾天女花,说明了禅修者必须坚持自己的独立性和内在的清净,不能受到外部环境的羁绊。花前竹外是谁家,则暗示了佛法的价值是平等、共享的,并不属于任何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折叠 -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涪翁,又号山谷道人。原籍金华(今属浙江),祖上迁家分宁(今江西修水),遂为分宁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授叶县尉。熙宁五年(1072)为北京(今河北大名)国子监教授。元丰三年(1080)知吉州太和县(今江西泰和)。哲宗立,召为秘书郎。元祐元年(1086)为《神宗实录》检讨官,编修《神宗实录》,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时张耒、秦观、晁补之俱在京…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27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