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紫从争发
出自宋朝苏轼的《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 残花怨久病,剩雨泣馀妍。不见双旌出,空令九陌迁。
知君苦寂寞,妙语嚼芳鲜。浅紫从争发,浮红任蚤蔫。
天葩尚青萼,国色待华颠。载酒邀诗将,臞儒不是仙。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残破的花朵长期患病,剩余的雨水也因此而哭泣。双旌未现,意味着主人公还未获得功名地位,九陌(城市)也在变迁,暗示主人公面临挑战和不确定性。 诗中描绘了主人公仙风道骨、精神寂寞,她善于吟咏诗歌,并怀有美好的愿景。浅紫的花瓣争相开放,而浮红的却开始枯萎。 最后,诗人讲述了带酒邀请朋友共赏花魁,在这里,臞儒(指自己)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仙人。整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的短暂性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 背诵
-
雪后,便欲与同僚寻春,一病弥月,杂花都尽,独牡丹在尔,刘景文左藏和顺阇黎诗见赠,次韵答之诗意赏析
-
苏轼
苏轼(1037─1101)宋朝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出身于有文化教养的寒门地主家庭。祖父苏序是诗人,父苏洵长于策论,母程氏亲授以书。嘉祐二年(1057)参加礼部考试,中第二名。仁宗殿试时,与其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因母丧回蜀。嘉祐六年(1061)经欧阳修推荐,应中制科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任期满后值父丧归里…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44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