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持丹一寸
出自宋朝文天祥的《送行中斋三首》- 秋风晚正烈,客衣早知寒。
把衣不能别,更尽此日欢。
出门一万里,风沙浩漫漫。
岂无儿女情,为君思汍澜。
百年有时尽,千载无馀观。
明明君臣义,公独为其难。
愿持丹一寸,写入青琅玕。
会有抚卷人,孤灯起长叹。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描写了在秋风凛冽的晚上,难舍难别的离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披着客衣,虽早已知道天气寒冷,但仍不舍得脱下。他将要出门万里,面对漫长的旅途和沙尘飞扬的环境,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在离别时,他深感儿女之情,希望在遥远的彼岸,自己所思念的人也能够关注到自己,有所牵挂。诗中还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即使千载难逢的机会也难以观见,更何况百年之后呢?然而,作者依然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忠诚,愿意为了君王的利益而勇敢地赴死,并留下自己的遗志,以传承自己的忠诚精神和爱国情怀。最后,诗中展现了一个孤灯长夜的画面,借以体现作者对于未来前景的担忧和对于自己的信仰的坚守。
- 背诵
-
送行中斋三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描写了在秋风凛冽的晚上,难舍难别的离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披着客衣,虽早已知道天气寒冷,但…展开这首诗是一首离别之作,描写了在秋风凛冽的晚上,难舍难别的离情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者披着客衣,虽早已知道天气寒冷,但仍不舍得脱下。他将要出门万里,面对漫长的旅途和沙尘飞扬的环境,内心充满了无尽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在离别时,他深感儿女之情,希望在遥远的彼岸,自己所思念的人也能够关注到自己,有所牵挂。诗中还表达了时间的无常和生命的短暂,即使千载难逢的机会也难以观见,更何况百年之后呢?然而,作者依然坚定了自己的信仰和忠诚,愿意为了君王的利益而勇敢地赴死,并留下自己的遗志,以传承自己的忠诚精神和爱国情怀。最后,诗中展现了一个孤灯长夜的画面,借以体现作者对于未来前景的担忧和对于自己的信仰的坚守。折叠 -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以字行,改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水(今江西吉安)人。宝祐四年(1256)进士第一,授签书宁海军节度判官。理宗朝,历除江西提刑。咸淳六年(1270),除军器临,寻兼崇政殿说书,又兼学士院权直,忤贾似道,罢归家居。九年,除湖南提刑,差知赣州。德祐元年(1275),应诏勤王,尽出家资募兵至临安,出知平江府。是年底,签书枢密院事。二年…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366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