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台芍药
出自清朝屈大均的《多丽 春日燕京所见》- 正春晴,画鼓天街无数。玉河桥,杏花尽吐,八旗人至如雨。
更通城、紫驼细犊,逐盘头、蠕蠕公主。锦剪圆襟,珠围纤袖,汉娇蕃艳,对倾駧乳。
御渠畔、暖风飘柳,一一作香絮。施貂帐,三弦四板,学唱金缕。
又三里,丰台芍药,玉鞭鞭马争去。插双双、翠翎年少,并向啼莺最多处。
柘弹穿林,花毡铺地,垆头都解女真语。恨斜日、上林烟瞑,苍翠欲迷路。
牛羊气、吹满凤城,总作香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繁华景象。在天街上,人们欣赏着杏花盛开,并欣赏着八旗人的盛装。城里的女孩们穿着精美的服饰,在施貂帐下演唱金缕曲。在丰台芍药园,年轻人们骑着马儿,插着翠翎,在啼鸟声中尽情游玩。然而,阳光渐渐消失,暮色笼罩了上林苑的小路,夜幕降临,路边的植物和花卉也变得模糊不清。最后,牛羊的气息弥漫了整个凤城,给这座城市带来了浓厚的香气。
- 背诵
-
多丽 春日燕京所见诗意赏析
-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诗人。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属广东)人。顺治三年(1646)清军陷广州,次年,屈大均参加反清斗争,同年失败。顺治七年清兵再围广州,屈大均在番禺县雷峰海云寺削发为僧,名其所居为「死庵」,以示誓不为清廷所用之意。顺治十三年开始北游,志图恢复。康熙二十二年(1683),因郑成功的孙子克塽降清,屈大均大失所望,即由南京携家归番禺,终不复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461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