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归私室
出自唐朝韩愈的《从仕》- 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此人是居闲者,平日生活清贫,食不果腹,但他并不想从事官职或其他劳动来谋生,因为他认为这两件事情都有害处,会使自己的本性受到损伤。然而,他的生活中苦心经营,但无法得到满足。黄昏时分,他独自一人回到私室,唏嘘不已,感慨人世间的无奈和苦难。他决定离开尘世,放弃一切烦恼,寻求内心的宁静。最后,他提醒人们,像他这样的人在历史上并不罕见,这种思想和行为并不是今天才有的。
- 背诵
-
从仕诗意赏析
-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祖藉昌黎(今河北通县),每自称昌黎韩愈,所以世称韩昌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因上书言事,得罪当权者,被贬为阳山(今广东阳山县)令。宪宗时,他随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之乱,升任刑部侍郎,因上疏反对迎佛骨,被贬为潮州(今广东潮州)刺史。穆宗时,官至吏部侍郎。韩愈和柳宗元同是古文运动的倡…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61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