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逆猾虏姿

出自明朝戚继光的《蓟门述 其三
道逢老边卒,白发两垂颐。不避五兵锋,向予重致词。
片言欲出口,双泪惨涟洏。次第吐边情,一一三嗟咨。
赢卒当雄关,茕茕命如丝。饷饩虽有常,粗粝不可炊。
仓庾隔数舍,两斛月所糜。强者力负归,弱者易铢锱。
市贾谁欲售,竟为廪人资。旧积与新征,交并眩所司。
陈陈恨相因,循弊无已时。属夷时近关,仓皇势莫支。
外以助虏奸,内以邀重贻。拂意戕逻卒,王制辄见縻。
将吏畏简书,徒增抚赉资。即殚战士膏,莫逆猾虏姿
爰立樵采法,以饰赋敛基。公私倘各遂,樵采亦其宜。
乃今则不然,岁岁徒伤悲。枵腹出关去,目昏神尤萎。
或返或见俘,吉凶难预期。哭声应斧声,山风转凄其。
束薪未满额,公庭惧鞭笞。侯门妻与母,对语情弗持。
尚谓官家饷,足疗数口饥。妇人处闺阁,时艰奚能知?
寥寥升斗间,凋耗讵有差?既均偿马金,充薪亦在兹。
沟壑立可待,十户九仳离。
蓟门述 其三拼音解读
dào féng lǎo biān
bái liǎng chuí
bīng fēng
xiàng zhòng zhì
piàn yán chū kǒu
shuāng lèi cǎn lián ér
biān qíng
sān jiē
yíng dāng xióng guān
qióng qióng mìng
xiǎng suī yǒu cháng
chuī
cāng shù shě
liǎng yuè suǒ
qiáng zhě guī
ruò zhě zhū
shì jiǎ shuí shòu
jìng wéi lǐn rén
jiù xīn zhēng
jiāo bìng xuàn suǒ
chén chén hèn xiàng yīn
xún shí
shǔ shí jìn guān
cāng huáng shì zhī
wài zhù jiān
nèi yāo zhòng
qiāng luó
wáng zhì zhé jiàn
jiāng wèi jiǎn shū
zēng lài
dān zhàn shì gāo
huá 姿
yuán qiáo cǎi
shì liǎn
gōng tǎng suí
qiáo cǎi
nǎi jīn rán
suì suì shāng bēi
xiāo chū guān
hūn shén yóu wěi
huò fǎn huò jiàn
xiōng nán
shēng yīng shēng
shān fēng zhuǎn
shù xīn wèi mǎn é
gōng tíng biān chī
hóu mén
duì qíng chí
shàng wèi guān jiā xiǎng
liáo shù kǒu
rén chù guī
shí jiān néng zhī
liáo liáo shēng dòu jiān
diāo hào yǒu chà
jūn cháng jīn
chōng xīn zài
gōu dài
shí jiǔ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战乱时期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中描绘了一个遇到老边卒的人物,他不顾五兵锋利向诗人发表言论,但面对自己的困境和不幸命运,他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诗人借此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的艰难,讽刺统治者的贪婪和无情,以及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人努力工作,但他们却难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计。整个社会秩序已经破裂,贫穷、饥饿、疾病和死亡无处不在。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蓟门述 其三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战乱时期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中描绘了一个遇到老边卒的人物,他不顾五兵锋利向诗人发表言论,但面对自己的困境和不…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战乱时期老百姓的苦难生活。诗中描绘了一个遇到老边卒的人物,他不顾五兵锋利向诗人发表言论,但面对自己的困境和不幸命运,他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诗人借此反映了当时民众生活的艰难,讽刺统治者的贪婪和无情,以及战争带来的痛苦和灾难。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些人努力工作,但他们却难以维持自己和家人的基本生计。整个社会秩序已经破裂,贫穷、饥饿、疾病和死亡无处不在。折叠

作者介绍

戚继光 戚继光 戚继光(1527~1588)中国明朝军事家,抗倭将领。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嘉靖二十三年(1544)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嘉靖三十四年调往浙江抗倭,任参将,镇守宁、绍、台(今临海)三府 。 他鉴于明军纪律松弛,素质不良,战斗力低下,至义乌招募农民和矿工4000余名,编组训练成戚家军,成为抗倭主力 。嘉靖四十年,在台州、仙居、桃…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79701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