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成厉轨

出自明朝王世贞的《题阙 其五十七
曹马虽窃禅,犹存故君礼。灵宝存晋安,刘宋缘之起。
是以零陵王,掩恨归蒿里。一念逞所私,千秋成厉轨
诸子岂尽嚚,人人不良死。不然寄奴勋,夫岂阿瞒比。
题阙 其五十七拼音解读
cáo suī qiè chán
yóu cún jūn
líng bǎo cún jìn ān
liú sòng yuán zhī
shì líng líng wáng
yǎn hèn guī hāo
niàn chěng suǒ
qiān qiū chéng guǐ
zhū jìn yín
rén rén liáng
rán xūn
ā má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在描述曹操和马超的故事。其中,曹操窃取禅位,但仍然尊重他的前任君主的礼仪;而灵宝之战中,刘备和孙权为争夺领土而起了冲突。这些历史事件导致了零陵王刘辩的悲惨归宿,他因私心而招致千秋厉辣的谴责。几乎所有的子孙都不得善终,唯独寄身于曹魏的奴仆才能安全度日,这暗示了功名利禄的虚伪和可悲。整首诗强调了个人私欲带来的后果以及尊重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题阙 其五十七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在描述曹操和马超的故事。其中,曹操窃取禅位,但仍然尊重他的前任君主的礼仪;而灵宝之战中,刘备和孙权为争夺领土而起…展开
这首诗是在描述曹操和马超的故事。其中,曹操窃取禅位,但仍然尊重他的前任君主的礼仪;而灵宝之战中,刘备和孙权为争夺领土而起了冲突。这些历史事件导致了零陵王刘辩的悲惨归宿,他因私心而招致千秋厉辣的谴责。几乎所有的子孙都不得善终,唯独寄身于曹魏的奴仆才能安全度日,这暗示了功名利禄的虚伪和可悲。整首诗强调了个人私欲带来的后果以及尊重传统礼仪的重要性。折叠

作者介绍

王世贞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朝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王世贞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倡导文学…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38153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