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舆未得乘佳兴
出自明朝吴与弼的《题竹所》- 富买江干脩竹林,洞门苔径蔚沉沉。略无尘土杂幽梦,时有天风来好音。
千亩秋霜君子操,万竿春雨化工心。笋舆未得乘佳兴,漫向良朋寄短吟。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宁静的竹林景象,并赞美了该地区的自然美景。诗人将江干上的竹林比作富贵人家所购买的名贵物品,而洞门苔径则形容竹林的清新和生机。作诗者认为这里没有灰尘和喧嚣,只有安静和幽梦,而天风吹拂时,能传来好听的音乐。 此外,诗人也提到了竹林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他描述了竹林的规模之大,用笋舆未得乘佳兴的句子表达了对竹子的珍视和重视。诗人还暗示了他自己是一个工匠或艺术家,他从竹子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他的艺术品。最后一句“漫向良朋寄短吟”,表示诗人把自己的心情倾诉给好友,以表达自己对竹林之美的感慨和赞美。
- 背诵
-
题竹所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宁静的竹林景象,并赞美了该地区的自然美景。诗人将江干上的竹林比作富贵人家所购买的名贵物品,而洞门苔…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宁静的竹林景象,并赞美了该地区的自然美景。诗人将江干上的竹林比作富贵人家所购买的名贵物品,而洞门苔径则形容竹林的清新和生机。作诗者认为这里没有灰尘和喧嚣,只有安静和幽梦,而天风吹拂时,能传来好听的音乐。 此外,诗人也提到了竹林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他描述了竹林的规模之大,用笋舆未得乘佳兴的句子表达了对竹子的珍视和重视。诗人还暗示了他自己是一个工匠或艺术家,他从竹子中汲取灵感,并将其转化为他的艺术品。最后一句“漫向良朋寄短吟”,表示诗人把自己的心情倾诉给好友,以表达自己对竹林之美的感慨和赞美。折叠 -
吴与弼
(1391—1469)江西崇仁人,初名梦祥,字子傅,吴溥子。十九岁即决心专治程朱理学,不应科举。天顺元年以石亨荐,授左谕德,固辞不拜。所著《日录》,悉言生平所得。胡居仁、陈献章、娄谅等均其弟子。学者称康斋先生,有《康斋文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07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