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坟数尺何处葬
出自唐朝白居易的《新乐府隋堤柳悯亡国也》- 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
风飘飘兮雨萧萧,三株两株汴河口。
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
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
西自黄河东至淮,绿阴一千三百里。
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
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
紫髯郎将护锦缆,青娥御史直迷楼。
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
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
炀天子,自言福祚长无穷,岂知皇子封酅公。
龙舟未过彭城閤,义旗已入长安宫。
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得归秦中。
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
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
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隋堤上老柳的衰朽和历史变迁。诗人通过描写树的年代久远、凋零落寞的状况,表达了时光流转、一切皆有生老病死的哲理。 诗中也提到了大业年间,当时的炀帝曾在汴河边种下了这些柳树,形成了一千三百里长的绿色阴影。然而,最后隋朝的灭亡、炀帝的覆灭以及隋堤柳的凋零都预示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和历史的更替。 整首诗以隋堤柳为象征,反映出历史的无常和王朝的更替,敦促读者警醒于此,并思考如何避免历史的重演。
- 背诵
-
新乐府隋堤柳悯亡国也诗意赏析
-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后迁居下邓邽(今陕西渭南县)。早年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地接触和了解。唐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中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唐宪宗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制死,白居易因上表急请严缉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后移忠州刺史。唐…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08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