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显亦何心
出自明朝程敏政的《问津图》- 圣心与天同,悯此世道阨。周流寰宇间,所遇恒不获。
驾言入蔡境,又复离楚泽。驱车莽何之,一水漫相隔。
遥遥风浪惊,隐隐岐路迫。田中偶耕者,矫若云际翮。
愿从一问途,胡不见指画。由来避世人,浪笑远行客。
孰知帝降衷,本负天下责。隐显亦何心,士贵识所择。
兹事已千载,悠悠想风格。乔木入望青,寒日照川白。
景物馀画图,得失著简策。再拜先师容,摩挲古辕軏。
欲赋问津篇,抚卷空啧啧。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于自己命运的追问。作者一直四处游荡,但是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出路。他曾去过蔡境,也离开过楚泽,但是车马行进之间常常遇到阻碍,被风浪岐路所困扰。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田中偶遇的农民,身姿挺拔如同飞翔中的云雀,让他心生敬佩,并愿意向他请教道路之事。但是他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选择逃避现实,而不是勇敢面对。 最后,作者回想起历史,感慨万千,看到眼前美景,也有得有失地思考现实与未来。他向先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反思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最后,他表示想要写一篇类似于问津篇的文章,探索人生和世界的真谛,但是眼下只能空啧啧地摆弄手中的书卷。
- 背诵
-
问津图诗意赏析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于自己命运的追问。作者一直四处游荡,但是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出路。他曾去…展开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状况的忧虑和对于自己命运的追问。作者一直四处游荡,但是却始终找不到属于自己的归宿和出路。他曾去过蔡境,也离开过楚泽,但是车马行进之间常常遇到阻碍,被风浪岐路所困扰。在这个时候,他看见了一个田中偶遇的农民,身姿挺拔如同飞翔中的云雀,让他心生敬佩,并愿意向他请教道路之事。但是他也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选择逃避现实,而不是勇敢面对。 最后,作者回想起历史,感慨万千,看到眼前美景,也有得有失地思考现实与未来。他向先师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反思了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存在的意义。最后,他表示想要写一篇类似于问津篇的文章,探索人生和世界的真谛,但是眼下只能空啧啧地摆弄手中的书卷。折叠 -
程敏政
(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弘治中官至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见唐寅乡试卷,激赏之。十二年,主持会试,以试题外泄,被劾为通关节于唐寅等,下狱。寻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175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