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日散微暄

出自明朝倪岳的《上巳出游瓮山分得处字
密勿金闺籍,逍遥玉堂署。承平荷君恩,倏忽感时叙。
夙约犹未忘,远游孰为拒。晴日散微暄,晨景及初曙。
共出西郭门,相寻旧行处。物生遂敷荣,民居乐繁庶。
望望出林麓,迢迢转湖溆。草色迷断岸,山光接孤屿。
轻风吹客衣,閒云擘晴絮。冠裳惊杂遝,鸥鸟忽轩翥。
羸马行复嘶,野花粲如语。前途不可诘,幽寺渺何许。
逢人试借问,揽辔重延伫。隔林见僮仆,展席具尊俎。
悬崖费跻攀,佳境足依据。午桥晋公庄,辋川右丞墅。
烟岚宿轩窗,风云入毫楮。览眺豁心目,推敲失杯箸。
欢呼非放旷,觞咏亦容与。讵云礼法疏,聊得江山助。
清赏殊未酣,归兴一已遽。白日不可留,青春渐将去。
怀哉望三益,怃然增百虑。岂不惜燕乐,神交愧鸡黍。
愿言结同心,勉旃永终誉。
上巳出游瓮山分得处字拼音解读
jīn guī
xiāo yáo táng shǔ
chéng píng jūn ēn
shū gǎn shí
yuē yóu wèi wàng
yuǎn yóu shú wéi
qíng sàn wēi xuān
chén jǐng chū shǔ
gòng chū 西 guō mén
xiàng xún jiù háng chù
shēng suí róng
mín fán shù
wàng wàng chū lín
tiáo tiáo zhuǎn
cǎo duàn àn
shān guāng jiē 屿
qīng fēng chuī
jiān yún qíng
guàn shang jīng
ōu niǎo xuān zhù
léi háng
huā càn
qián jié
yōu miǎo
féng rén shì jiè wèn
lǎn pèi zhòng yán zhù
lín jiàn tóng
zhǎn zūn
xuán fèi pān
jiā jìng
qiáo jìn gōng zhuāng
wǎng chuān yòu chéng shù
yān lán xiǔ 宿 xuān chuāng
fēng yún háo chǔ
lǎn tiào huō xīn
tuī qiāo shī bēi zhù
huān fēi fàng kuàng
shāng yǒng róng
yún shū
liáo jiāng shān zhù
qīng shǎng shū wèi hān
guī xìng
bái liú
qīng chūn jiàn jiāng
huái 怀 zāi wàng sān
rán zēng bǎi
yàn
shén jiāo kuì shǔ
yuàn yán jié tóng xīn
miǎn zhān yǒng zhō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登高远游的文人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他身处于逍遥玉堂署,享受着承平时期的安定和荣华富贵,但是仍然怀念当年与友人约定的旅行计划。 他跟随朋友出了西郭门,漫步在山水之间,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闲谈着人生哲理。他们经过林麓、湖溆、山岛,留恋着那些美好的景色和回忆。他们感叹着前途未知,同时也想起了不可挽回的青春岁月。 最后,诗人感慨着人生短暂,希望与朋友结下同心,共勉永终,留下美好的传说。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友情、人生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上巳出游瓮山分得处字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登高远游的文人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他身处于逍遥玉堂署,享受着承平时期的安定和荣华富贵…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登高远游的文人在美丽的自然风景中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考。他身处于逍遥玉堂署,享受着承平时期的安定和荣华富贵,但是仍然怀念当年与友人约定的旅行计划。 他跟随朋友出了西郭门,漫步在山水之间,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闲谈着人生哲理。他们经过林麓、湖溆、山岛,留恋着那些美好的景色和回忆。他们感叹着前途未知,同时也想起了不可挽回的青春岁月。 最后,诗人感慨着人生短暂,希望与朋友结下同心,共勉永终,留下美好的传说。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友情、人生以及时间流逝的感慨和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倪岳 倪岳 倪岳(1444年—1501年)明朝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祖籍浙江钱塘。倪谦之子。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授编修。成化中,累迁为礼部右侍郎。弘治中,官礼部尚书,历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为吏部尚书,弘治十四年(1501年)十月,倪岳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著有《青溪漫稿》。…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348393.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