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儿犹哭李将军
出自明朝王叔承的《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 受降城下橐驼群,幕府屯田杳不闻。
三辅干戈消白骨,九秋烽火暗黄云。
边疆竟尔堪忧国,往昔何人议战勋。
休道朔方元保障,健儿犹哭李将军。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末年战乱频繁的边疆景象。第一句描述了在受降城下,橐驼们如此密集,暗示着经常有人向敌方投降。第二句提到幕府屯田,说明当时政府为了加强控制而采取了军事占领和屯田政策。第三句则讲述了很多人死在战争中,白骨遍布三辅地区,表明战争对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第四句提到烽火暗淡,黄云笼罩,表明边疆局势紧张,不少地方都失去了联系。第五句说到边疆形势堪忧,历史上也曾有过许多人议论边疆问题。最后一句提到了李将军,暗示将军壮烈牺牲,令人感到悲哀。整首诗反映了唐朝晚期严峻的边疆形势和人民的痛苦。
- 背诵
-
吴江舟中赋得秋怀(四首)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末年战乱频繁的边疆景象。第一句描述了在受降城下,橐驼们如此密集,暗示着经常有人向敌方投降。第二句提到幕府…展开这首诗描绘了唐代末年战乱频繁的边疆景象。第一句描述了在受降城下,橐驼们如此密集,暗示着经常有人向敌方投降。第二句提到幕府屯田,说明当时政府为了加强控制而采取了军事占领和屯田政策。第三句则讲述了很多人死在战争中,白骨遍布三辅地区,表明战争对人民带来的巨大伤害。第四句提到烽火暗淡,黄云笼罩,表明边疆局势紧张,不少地方都失去了联系。第五句说到边疆形势堪忧,历史上也曾有过许多人议论边疆问题。最后一句提到了李将军,暗示将军壮烈牺牲,令人感到悲哀。整首诗反映了唐朝晚期严峻的边疆形势和人民的痛苦。折叠 -
王叔承
王叔承(1537—1601) 明诗人。初名光允,字叔承,晚更名灵岳,字子幻,自号昆仑承山人,吴江人。喜游学,纵游齐、鲁、燕、赵,又入闽赴楚。在邺下,郑若庸荐之赵康王。叔承以其无礼贤下士之实意,赋诗离去。又客大学士李春芳家,嗜酒。春芳有所纂述,常醉卧弗应,久之乃请其归。太仓王锡爵是其布衣之交,对三王并封之议,遗书数千言规劝之,锡爵为此叹服不已。其诗为王世贞兄弟所…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481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