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亭有枯竹
出自明朝徐熥的《题宾月楼空江秋笛二卷后》- 爨下有焦桐,柯亭有枯竹。何期得遇蔡中郎,一取为琴一为笛。
中郎已死知音稀,每有奇物谁能知。汨没泥沙弃水火,令人往往心伤悲。
国初至今二百载,其人与骨今安在。二图沦落在人间,墨迹依稀犹未改。
吾乡陈伯炜、郑浮丘,两人前辈称风流。坐宾楼上三更月,吹笛空江万籁秋。
名公诗句题应遍,画图潇洒尤堪羡。恍若笛声江上闻,尚疑月色楼头见。
当年弃置废簏中,蠹鱼蚀尽尘埃蒙。余偶得之发大叫,心颜怡悦开双瞳。
吁嗟乎,奇物显晦自有数,岂但柯亭之竹峄山桐。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好友的离别和他们的才华之遗失。诗人在描述一位已故的蔡中郎,是他给诗人留下了一枝焦桐和一段枯竹,并将它们改造为一支笛和一把琴。然而,这样珍贵的艺术品仅有寥寥无几的知音能够欣赏,并且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在历经了2年后,这些奇妙的艺术品逐渐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令人悲伤。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他的两位前辈,陈伯炜和郑浮丘,他们都是风流才子,在吹笛弄月时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们的名字和诗句被广泛地传诵和传颂。最后,诗人谈到自己偶然发现了这些被弃置废簏的珍贵物品,感到非常高兴和惊喜,并且表达了对于珍贵物品的显晦和存在的敬意。
- 背诵
-
题宾月楼空江秋笛二卷后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好友的离别和他们的才华之遗失。诗人在描述一位已故的蔡中郎,是他给诗人留下了一枝焦桐和一段枯竹,并将它们改…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一对好友的离别和他们的才华之遗失。诗人在描述一位已故的蔡中郎,是他给诗人留下了一枝焦桐和一段枯竹,并将它们改造为一支笛和一把琴。然而,这样珍贵的艺术品仅有寥寥无几的知音能够欣赏,并且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在历经了200年后,这些奇妙的艺术品逐渐消逝在时间的长河中,令人悲伤。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他的两位前辈,陈伯炜和郑浮丘,他们都是风流才子,在吹笛弄月时展现了非凡的才华,他们的名字和诗句被广泛地传诵和传颂。最后,诗人谈到自己偶然发现了这些被弃置废簏的珍贵物品,感到非常高兴和惊喜,并且表达了对于珍贵物品的显晦和存在的敬意。折叠 -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570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