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开口恣雌黄
出自明朝王鏊的《送李茂卿大理还嘉鱼》- 嗟哉何物名与利,奔走海内无穷已。纷纷之中谁独超,嘉鱼两卿伯仲李。
仲卿见道何太先,三十不复举进士。徒行万里访白沙,欲挽南溟供洗耳。
伯卿少贬来京师,三年大理何曾理。支颐终日望西山,眼近薄书如著眯。
有时开口恣雌黄,上到周公下朱子。瑰词异论骇傍人,造谤兴讹殊未止。
我生与世百无合,门报君来僮仆喜。小斋款语每终日,仪部君谦昔参此。
君谦去矣君尚留,君今复去吾何以。家居苦贫仍岁恶,往往人家半扉水。
午烟未起朝爨清,且趁官家五升米。谓予不尔弟书来,黄公山下台成矣。
从来一士系兴衰,胡为閒此两兄弟。未论救败与扶颠,激懦廉顽功不细。
送君极目洞庭波,木落潇湘风暮起。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嘉鱼仲卿和嘉鱼伯卿的人生经历。他们都为名利奔波,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纷乱的世界。仲卿曾一度想要通过考取进士来提高地位,但最终未能如愿。他走遍万里寻找真理,欲洗净心灵。伯卿则因官场失意而沉迷于书本之中,常常对着西山支颐。他喜欢发表独特的见解,但这往往会引起争议。诗人自称“我生与世百无合”,表示自己与这两位朋友的境况相似,都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局外人。最后,诗人送别伯卿,并借此提出了思考何为功不细的问题。整首诗流畅悠扬,抒发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切感受。
- 背诵
-
送李茂卿大理还嘉鱼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嘉鱼仲卿和嘉鱼伯卿的人生经历。他们都为名利奔波,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纷乱的世界。仲卿曾一度想要通…展开这首诗描绘了两位友人嘉鱼仲卿和嘉鱼伯卿的人生经历。他们都为名利奔波,但最终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越纷乱的世界。仲卿曾一度想要通过考取进士来提高地位,但最终未能如愿。他走遍万里寻找真理,欲洗净心灵。伯卿则因官场失意而沉迷于书本之中,常常对着西山支颐。他喜欢发表独特的见解,但这往往会引起争议。诗人自称“我生与世百无合”,表示自己与这两位朋友的境况相似,都是无法适应社会的局外人。最后,诗人送别伯卿,并借此提出了思考何为功不细的问题。整首诗流畅悠扬,抒发了作者对友情和人生的深切感受。折叠 -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朝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62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