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边野花不须采
出自唐朝曹邺的《徒相逢》- 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
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第一句“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表示自然本身就有其美丽的特质,不需要人为地干预或改变。这也暗示着一种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第二句“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则涉及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该句意味着即使一个人出身平凡,但如果得到皇帝或权贵的赏识和优待,他或她也可以实现社会上升,并为所欲为。同时,这也暗示着一种对于社会里不公平的看法。 整首诗似乎在表达作者对于社会和自然的某些方面的不满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生态和公正等价值的追求和尊重。
- 背诵
-
徒相逢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第一句“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表示自然本身就有其美丽的特质,不需要人为地干预…展开这首诗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和情感。 第一句“江边野花不须采,梁头野燕不用亲”表示自然本身就有其美丽的特质,不需要人为地干预或改变。这也暗示着一种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第二句“西施本是越溪女,承恩不荐越溪人”则涉及到人际关系和权力结构。该句意味着即使一个人出身平凡,但如果得到皇帝或权贵的赏识和优待,他或她也可以实现社会上升,并为所欲为。同时,这也暗示着一种对于社会里不公平的看法。 整首诗似乎在表达作者对于社会和自然的某些方面的不满和反思,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自然、生态和公正等价值的追求和尊重。折叠 -
曹邺
曹邺(816─875?),晚唐诗人,字业之,一作邺之,桂州(州治在今广西桂林)人。举进士,屡试不第,作《四怨三愁五情诗》,为舍人韦悫所悉,极力向礼部侍郎裴休加以推荐,这样,曹邺便于唐宣宗大中四年(850)登进士第,初为天平节度府幕僚,咸通二年至六年间(861─865)任太常博士,后以祠部郎中出为洋州(现在陕西省洋县)刺史。又入朝为吏部郎中,后免官归里。与刘驾、李频、郑谷…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494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