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连逮三案

出自清朝严遂成的《顾端文宪成
皇子并日封,抗疏矢蹇谔。江陵病祷祀,手取署名削。
秉铨时牴牾,相权为旁落。放逐名益高,东南司木铎。
龟山葺旧院,六经下注脚。文清我所师,暨关濂闽洛。
闻风率响应,讲席大张拓。赴会棹小舟,歌诗听条约。
亦有好事者,附丽意浮薄。指斥时政非,裁量人物各。
淮抚通波论,贻书入台阁。传刻邸杪中,此著铸大错。
古训戒出位,守身要束缚。遂以资口实,抨击相继作。
株连逮三案,毒焰一网煿。天鉴录东林,朋党其名恶。
在野清义亡,在朝元气索。后学游泾阳,瓣香缅如昨。
林栖四十载,寻孔颜之乐。遥遥溯渊源,惠泉流未涸。
顾端文宪成拼音解读
huáng bìng fēng
kàng shū shǐ jiǎn è
jiāng líng bìng dǎo
shǒu shǔ míng xuē
bǐng quán shí
xiàng quán wéi páng luò
fàng zhú míng gāo
dōng nán duó
guī shān jiù yuàn
liù jīng xià zhù jiǎo
wén qīng suǒ shī
guān lián mǐn luò
wén fēng xiǎng yīng
jiǎng zhāng tuò
huì zhào xiǎo zhōu
shī tīng tiáo yuē
yǒu hǎo shì zhě
báo
zhǐ chì shí zhèng fēi
cái liàng rén
huái tōng lùn
shū tái
chuán miǎo zhōng
zhe zhù cuò
xùn jiè chū wèi
shǒu shēn yào shù
suí kǒu shí
pēng xiàng zuò
zhū lián dǎi sān àn
yàn wǎng
tiān jiàn dōng lín
péng dǎng míng è
zài qīng wáng
zài cháo yuán suǒ
hòu xué yóu jīng yáng
bàn xiāng miǎn zuó
lín shí zǎi
xún kǒng yán zhī
yáo yáo yuān yuán
huì quán liú wè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是描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遭遇。这个人物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杨时,他因发表抗疏反对朝廷贪污腐败而遭到迫害和贬谪。他被贬到江陵,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祷告上天为民请命,甚至在署名时削去官职头衔,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坚定。 杨时曾担任过一些重要的职务,但由于他不愿意妥协和屈服于权势,常常与其他官员产生冲突和矛盾。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曾经主讲过六经等经典,有很多弟子和粉丝,但也有人对他持批评态度。 最终,杨时因与东林党、清议派等政治集团产生分歧,并被控以谋反罪名而被判处死刑。他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后人的关注和怀念,被视为廉吏和正义之士的代表。整篇诗歌通过对杨时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评价,反映了作者对清廉正义和个人尊严的追求和赞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顾端文宪成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遭遇。这个人物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杨时,他因发表抗疏反对朝廷贪污腐败而遭到迫害和…展开
这首诗是描述了一个历史人物的经历和遭遇。这个人物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和政治家杨时,他因发表抗疏反对朝廷贪污腐败而遭到迫害和贬谪。他被贬到江陵,但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祷告上天为民请命,甚至在署名时削去官职头衔,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和坚定。 杨时曾担任过一些重要的职务,但由于他不愿意妥协和屈服于权势,常常与其他官员产生冲突和矛盾。他还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教育家,曾经主讲过六经等经典,有很多弟子和粉丝,但也有人对他持批评态度。 最终,杨时因与东林党、清议派等政治集团产生分歧,并被控以谋反罪名而被判处死刑。他的悲惨遭遇引起了后人的关注和怀念,被视为廉吏和正义之士的代表。整篇诗歌通过对杨时生平事迹的回顾和评价,反映了作者对清廉正义和个人尊严的追求和赞美。折叠

作者介绍

严遂成 严遂成 严遂成(1694—?)约清高宗乾隆初(1736年前后)在世,字崧占(一作崧瞻),号海珊,乌程(今浙江湖州)人。雍正二年(1724)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值丁忧归。后补直隶阜城知县。迁云南嵩明州知府,创办凤山书院。后起历雄州知州,因事罢。在官尽职,所至有声。复以知县就补云南,卒官。…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2417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