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是辨非
出自宋朝段克己的《陈丈良臣诞弥令日谨拜手而献颂曰》- 矫矫夫君,由义居仁。风姿飘然,野鹤孤云。古有逸士,今具其真。
四海鼎沸,克全厥身。我知天意,未丧斯文。不辱其身,不降其志。
道维守一,过能不贰。明是辨非,存真去伪。渊明不仕,岂其本意。
于嗟麟凤,不为世瑞。萧然环堵,诗书自怡。耕田而食,纺绩而衣。
素琴挂壁,白酒盈卮。动容言行,一国之师。苟微斯人,吾谁与归。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位高尚品德,风度翩翩的君子。他居住在仁义之地,仪态优美,像野鹤独自飞翔在天空中。这位君子承袭了先贤逸士的精神,对于保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也有着充分的准备,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并严格遵守其信条,不为外在的名利所动摇。 此外,这位君子还能够区分是非,明辨真假,拒绝虚伪的事物,堂而皇之地生活,并以自己的劳作来谋生,获得极大的快乐。他喜欢弹奏素琴,品饮白酒,言行动静都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楷模。最后,如果有人与这样的人为友,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说是真正的幸运儿。
- 背诵
-
陈丈良臣诞弥令日谨拜手而献颂曰诗意赏析
-
段克己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36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