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语百年心
出自金朝元好问的《怀益之兄》- 世故伊川叹,乡情越客音。天宜他日定,陆已向来沈。
冉冉愁看老,源源事益侵。谁言易排遣,自分不胜任。
鞭影惊疲马,钟声急暮禽。局中无旷迹,喧外有幽寻。
梦失名家笔,书存遗子金。山田和石瘦,茅屋过云深。
春雨蔬成圃,秋霜柿满林。树阴凉拂席,花气澹盈襟。
宿鹭窥晨汲,孤猿伴暝吟。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
抱璞休奇售,临觞得缓斟。阿兄团聚日,曾语百年心。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于世故和乡情的思考与感叹。他认为天命既定,自己虽然一直沉默寡言,但是事业却日益增多,愁容渐见老态。他认为自己无法排遣内心的烦躁,难以胜任所面临的挑战。 在场景描写中,鞭影惊疲马,钟声急促,喧嚣的外界与幽静的内心形成反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有过名家梦的遗憾,但也保存了自己的遗产,生活在山田石瘦、茅屋云深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他用春雨蔬成圃、秋霜柿满林等景象来表现生命的循环,抒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宿鹭窥晨汲,孤猿伴暝吟,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则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团聚的期盼,希望能与朋友们共聚天伦之乐,分享百年心得。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向、温和、思考人生意义的形象。
- 背诵
-
怀益之兄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于世故和乡情的思考与感叹。他认为天命既定,自己虽然一直沉默寡言,但是事业却日益增多,愁容渐见老态。他认…展开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对于世故和乡情的思考与感叹。他认为天命既定,自己虽然一直沉默寡言,但是事业却日益增多,愁容渐见老态。他认为自己无法排遣内心的烦躁,难以胜任所面临的挑战。 在场景描写中,鞭影惊疲马,钟声急促,喧嚣的外界与幽静的内心形成反差,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他有过名家梦的遗憾,但也保存了自己的遗产,生活在山田石瘦、茅屋云深之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他用春雨蔬成圃、秋霜柿满林等景象来表现生命的循环,抒发了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宿鹭窥晨汲,孤猿伴暝吟,则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但溪僧时问字,野客或知琴,则给了他精神上的慰藉。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团聚的期盼,希望能与朋友们共聚天伦之乐,分享百年心得。整首诗描绘了一个内向、温和、思考人生意义的形象。折叠 -
元好问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424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