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隳官去
出自两汉应璩的《百一诗 其一》- 下流不可处,君子慎厥初。名高不宿著,易用受侵诬。
前者隳官去,有人适我闾。田家无所有,酌醴焚枯鱼。
问我何功德,三入承明庐。所占于此土,是谓仁智居。
文章不经国,筐箧无尺书。用等称才学,往往见叹誉。
避席跪自陈,贱子实空虚。宋人遇周客,惭愧靡所如。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词表达了君子应该避免与下流之人交往,不要沾染不良风气。同时,名声虽然重要,但不应该过于追求,易受到别人的攻击和诽谤。诗中也提及了一位前任官员辞职后回到故乡,田家贫苦,招待客人只能烧干鱼和略微残破的酒,但他在三次叩见上天后得到了庇佑,并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仁善智慧的美名。此外,诗中还强调了文章和学问的重要性,但并非唯一的评价标准,有时候才学高超也会引起嫉妒和羡慕。最后作者向读者自陈自己是一个卑微的贱子,比不上宋代的周敦颐那样的大儒。
- 背诵
-
百一诗 其一诗意赏析
-
…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15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