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十四皇
出自清朝顾炎武的《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成祖昔定都,乃省兹山阳。群山自天来,势若蛟龙翔。
东趾据卢龙,西脊驰太行。后尻坐黄花,前面临神京。
中有万年宅,名曰康家庄。可容百万人,豁然开明堂。
维时将作臣,奉旨趋傍傍。盛德比霸杜,宏规轶瀍邙。
雷电驱元冥,白云升帝乡。三光坠榆木,穷北回辒辌。
駊騀金粟堆,寂寞桥山藏。右献左次景,裕茂迤西旁。
泰陵在茂西,稍折南维康。永陵在东南,规模特恢张。
碝石为元墀,丹青焕雕梁。昭近九龙池,定依昭左方。
其制亦如永,工丽踰孝长。庆居献西隅,德奠永东冈。
环山数十里,松柏参天苍。列宗每驾朝,百执恒趋跄。
一年祭三举,侍从来班扬。诗追安世歌,典与郊禘光。
自伤下土臣,不睹昭代章。天祸降宗国,灭我圣哲王。
渴葬池水南,灵宫迫妃殇。上无宝城制,周匝唯砖墙。
下有中涓坟,陪葬义所当。殿上立三主,并列田娘娘。
问此何代礼,哽咽不可详。麦饭提一箪,枣榛提一筐。
村酒与山蔬,一一自携将。下阶拜稽首,出涕双浪浪。
主祭非曾孙,降假非宗祊。重上诸陵间,裴回复彷徨。
茂陵树千株,独立不受戕。门阖尚完具,上头安御床。
自康以接庆,小树多榆枋。殿楼尽黄瓦,逶迤各相望。
康昭二明楼,并遭劫火亡。定陵毁大殿,以及东西廊。
馀陵半无门,累甓仍支杗。尚存宰牲亭,暨外诸监房。
百人十有二,袍笏兼戎装。六兽柱则四,制与钟山亢。
跨以七孔桥,峙以白石坊。仁宗所制碑,崷萃当中央。
行宫已颓坏,御路徒荒凉。每陵二太监,犹自称司香。
人给地数亩,把耒耕山场。春秋祭碑下,共用一豕羊。
皆云牧骑来,斫伐尤披猖。并力与之争,仅得保界疆。
有盗贵妃冢,斩首竿以枪。于时奸宄民,瞿然始惩创。
绕陵凡六口,六口各有兵。一陵立一卫,卫设屯与仓。
居庸有总兵,昌平有侍郎。一朝尽散迸,无复陵京防。
燕山自峨峨,沙河自汤汤。皇天自高高,后土自芒芒。
下痛万赤子,上呼十四皇。哭帝帝不闻,吁天天无常。
幽都蹲土伯,九关飞虎伥。日月相蚀亏,列宿为参商。
自古有殂落,剧哉哀姚黄。从臣去鼎湖,二妃沈江湘。
仓皇一抔土,十五零秋霜。天运未可亿,天心未可量。
仲华复西京,崔损修中唐。谁能寄此诗,雅颂同洋洋。
-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拼音解读:
-
chéng 成 zǔ 祖 xī 昔 dìng 定 dōu 都 , ,nǎi 乃 shěng 省 zī 兹 shān 山 yáng 阳 。 。qún 群 shān 山 zì 自 tiān 天 lái 来 , ,shì 势 ruò 若 jiāo 蛟 lóng 龙 xiáng 翔 。 。dōng 东 zhǐ 趾 jù 据 lú 卢 lóng 龙 , ,xī 西 jǐ 脊 chí 驰 tài 太 háng 行 。 。hòu 后 kāo 尻 zuò 坐 huáng 黄 huā 花 , ,qián 前 miàn 面 lín 临 shén 神 jīng 京 。 。zhōng 中 yǒu 有 wàn 万 nián 年 zhái 宅 , ,míng 名 yuē 曰 kāng 康 jiā 家 zhuāng 庄 。 。kě 可 róng 容 bǎi 百 wàn 万 rén 人 , ,huō 豁 rán 然 kāi 开 míng 明 táng 堂 。 。wéi 维 shí 时 jiāng 将 zuò 作 chén 臣 , ,fèng 奉 zhǐ 旨 qū 趋 bàng 傍 bàng 傍 。 。shèng 盛 dé 德 bǐ 比 bà 霸 dù 杜 , ,hóng 宏 guī 规 yì 轶 chán 瀍 máng 邙 。 。léi 雷 diàn 电 qū 驱 yuán 元 míng 冥 , ,bái 白 yún 云 shēng 升 dì 帝 xiāng 乡 。 。sān 三 guāng 光 zhuì 坠 yú 榆 mù 木 , ,qióng 穷 běi 北 huí 回 wēn 辒 liáng 辌 。 。pǒ 駊 é 騀 jīn 金 sù 粟 duī 堆 , ,jì 寂 mò 寞 qiáo 桥 shān 山 cáng 藏 。 。yòu 右 xiàn 献 zuǒ 左 cì 次 jǐng 景 , ,yù 裕 mào 茂 yǐ 迤 xī 西 páng 旁 。 。tài 泰 líng 陵 zài 在 mào 茂 xī 西 , ,shāo 稍 shé 折 nán 南 wéi 维 kāng 康 。 。yǒng 永 líng 陵 zài 在 dōng 东 nán 南 , ,guī 规 mó 模 tè 特 huī 恢 zhāng 张 。 。ruǎn 碝 shí 石 wéi 为 yuán 元 chí 墀 , ,dān 丹 qīng 青 huàn 焕 diāo 雕 liáng 梁 。 。zhāo 昭 jìn 近 jiǔ 九 lóng 龙 chí 池 , ,dìng 定 yī 依 zhāo 昭 zuǒ 左 fāng 方 。 。qí 其 zhì 制 yì 亦 rú 如 yǒng 永 , ,gōng 工 lì 丽 yáo 踰 xiào 孝 zhǎng 长 。 。qìng 庆 jū 居 xiàn 献 xī 西 yú 隅 , ,dé 德 diàn 奠 yǒng 永 dōng 东 gāng 冈 。 。huán 环 shān 山 shù 数 shí 十 lǐ 里 , ,sōng 松 bǎi 柏 cān 参 tiān 天 cāng 苍 。 。liè 列 zōng 宗 měi 每 jià 驾 cháo 朝 , ,bǎi 百 zhí 执 héng 恒 qū 趋 qiāng 跄 。 。yī 一 nián 年 jì 祭 sān 三 jǔ 举 , ,shì 侍 cóng 从 lái 来 bān 班 yáng 扬 。 。shī 诗 zhuī 追 ān 安 shì 世 gē 歌 , ,diǎn 典 yǔ 与 jiāo 郊 dì 禘 guāng 光 。 。zì 自 shāng 伤 xià 下 tǔ 土 chén 臣 , ,bú 不 dǔ 睹 zhāo 昭 dài 代 zhāng 章 。 。tiān 天 huò 祸 jiàng 降 zōng 宗 guó 国 , ,miè 灭 wǒ 我 shèng 圣 zhé 哲 wáng 王 。 。kě 渴 zàng 葬 chí 池 shuǐ 水 nán 南 , ,líng 灵 gōng 宫 pò 迫 fēi 妃 shāng 殇 。 。shàng 上 wú 无 bǎo 宝 chéng 城 zhì 制 , ,zhōu 周 zā 匝 wéi 唯 zhuān 砖 qiáng 墙 。 。xià 下 yǒu 有 zhōng 中 juān 涓 fén 坟 , ,péi 陪 zàng 葬 yì 义 suǒ 所 dāng 当 。 。diàn 殿 shàng 上 lì 立 sān 三 zhǔ 主 , ,bìng 并 liè 列 tián 田 niáng 娘 niáng 娘 。 。wèn 问 cǐ 此 hé 何 dài 代 lǐ 礼 , ,gěng 哽 yān 咽 bú 不 kě 可 xiáng 详 。 。mài 麦 fàn 饭 tí 提 yī 一 dān 箪 , ,zǎo 枣 zhēn 榛 tí 提 yī 一 kuāng 筐 。 。cūn 村 jiǔ 酒 yǔ 与 shān 山 shū 蔬 , ,yī 一 yī 一 zì 自 xié 携 jiāng 将 。 。xià 下 jiē 阶 bài 拜 jī 稽 shǒu 首 , ,chū 出 tì 涕 shuāng 双 làng 浪 làng 浪 。 。zhǔ 主 jì 祭 fēi 非 céng 曾 sūn 孙 , ,jiàng 降 jiǎ 假 fēi 非 zōng 宗 bēng 祊 。 。zhòng 重 shàng 上 zhū 诸 líng 陵 jiān 间 , ,péi 裴 huí 回 fù 复 páng 彷 huáng 徨 。 。mào 茂 líng 陵 shù 树 qiān 千 zhū 株 , ,dú 独 lì 立 bú 不 shòu 受 qiāng 戕 。 。mén 门 hé 阖 shàng 尚 wán 完 jù 具 , ,shàng 上 tóu 头 ān 安 yù 御 chuáng 床 。 。zì 自 kāng 康 yǐ 以 jiē 接 qìng 庆 , ,xiǎo 小 shù 树 duō 多 yú 榆 fāng 枋 。 。diàn 殿 lóu 楼 jìn 尽 huáng 黄 wǎ 瓦 , ,wēi 逶 yǐ 迤 gè 各 xiàng 相 wàng 望 。 。kāng 康 zhāo 昭 èr 二 míng 明 lóu 楼 , ,bìng 并 zāo 遭 jié 劫 huǒ 火 wáng 亡 。 。dìng 定 líng 陵 huǐ 毁 dà 大 diàn 殿 , ,yǐ 以 jí 及 dōng 东 xī 西 láng 廊 。 。yú 馀 líng 陵 bàn 半 wú 无 mén 门 , ,lèi 累 pì 甓 réng 仍 zhī 支 máng 杗 。 。shàng 尚 cún 存 zǎi 宰 shēng 牲 tíng 亭 , ,jì 暨 wài 外 zhū 诸 jiān 监 fáng 房 。 。bǎi 百 rén 人 shí 十 yǒu 有 èr 二 , ,páo 袍 hù 笏 jiān 兼 róng 戎 zhuāng 装 。 。liù 六 shòu 兽 zhù 柱 zé 则 sì 四 , ,zhì 制 yǔ 与 zhōng 钟 shān 山 kàng 亢 。 。kuà 跨 yǐ 以 qī 七 kǒng 孔 qiáo 桥 , ,zhì 峙 yǐ 以 bái 白 shí 石 fāng 坊 。 。rén 仁 zōng 宗 suǒ 所 zhì 制 bēi 碑 , ,qiú 崷 cuì 萃 dāng 当 zhōng 中 yāng 央 。 。háng 行 gōng 宫 yǐ 已 tuí 颓 huài 坏 , ,yù 御 lù 路 tú 徒 huāng 荒 liáng 凉 。 。měi 每 líng 陵 èr 二 tài 太 jiān 监 , ,yóu 犹 zì 自 chēng 称 sī 司 xiāng 香 。 。rén 人 gěi 给 dì 地 shù 数 mǔ 亩 , ,bǎ 把 lěi 耒 gēng 耕 shān 山 chǎng 场 。 。chūn 春 qiū 秋 jì 祭 bēi 碑 xià 下 , ,gòng 共 yòng 用 yī 一 shǐ 豕 yáng 羊 。 。jiē 皆 yún 云 mù 牧 qí 骑 lái 来 , ,zhuó 斫 fá 伐 yóu 尤 pī 披 chāng 猖 。 。bìng 并 lì 力 yǔ 与 zhī 之 zhēng 争 , ,jǐn 仅 dé 得 bǎo 保 jiè 界 jiāng 疆 。 。yǒu 有 dào 盗 guì 贵 fēi 妃 zhǒng 冢 , ,zhǎn 斩 shǒu 首 gān 竿 yǐ 以 qiāng 枪 。 。yú 于 shí 时 jiān 奸 guǐ 宄 mín 民 , ,qú 瞿 rán 然 shǐ 始 chéng 惩 chuàng 创 。 。rào 绕 líng 陵 fán 凡 liù 六 kǒu 口 , ,liù 六 kǒu 口 gè 各 yǒu 有 bīng 兵 。 。yī 一 líng 陵 lì 立 yī 一 wèi 卫 , ,wèi 卫 shè 设 tún 屯 yǔ 与 cāng 仓 。 。jū 居 yōng 庸 yǒu 有 zǒng 总 bīng 兵 , ,chāng 昌 píng 平 yǒu 有 shì 侍 láng 郎 。 。yī 一 cháo 朝 jìn 尽 sàn 散 bèng 迸 , ,wú 无 fù 复 líng 陵 jīng 京 fáng 防 。 。yàn 燕 shān 山 zì 自 é 峨 é 峨 , ,shā 沙 hé 河 zì 自 tāng 汤 tāng 汤 。 。huáng 皇 tiān 天 zì 自 gāo 高 gāo 高 , ,hòu 后 tǔ 土 zì 自 máng 芒 máng 芒 。 。xià 下 tòng 痛 wàn 万 chì 赤 zǐ 子 , ,shàng 上 hū 呼 shí 十 sì 四 huáng 皇 。 。kū 哭 dì 帝 dì 帝 bú 不 wén 闻 , ,yù 吁 tiān 天 tiān 天 wú 无 cháng 常 。 。yōu 幽 dōu 都 dūn 蹲 tǔ 土 bó 伯 , ,jiǔ 九 guān 关 fēi 飞 hǔ 虎 chāng 伥 。 。rì 日 yuè 月 xiàng 相 shí 蚀 kuī 亏 , ,liè 列 xiǔ 宿 wéi 为 cān 参 shāng 商 。 。zì 自 gǔ 古 yǒu 有 cú 殂 luò 落 , ,jù 剧 zāi 哉 āi 哀 yáo 姚 huáng 黄 。 。cóng 从 chén 臣 qù 去 dǐng 鼎 hú 湖 , ,èr 二 fēi 妃 shěn 沈 jiāng 江 xiāng 湘 。 。cāng 仓 huáng 皇 yī 一 póu 抔 tǔ 土 , ,shí 十 wǔ 五 líng 零 qiū 秋 shuāng 霜 。 。tiān 天 yùn 运 wèi 未 kě 可 yì 亿 , ,tiān 天 xīn 心 wèi 未 kě 可 liàng 量 。 。zhòng 仲 huá 华 fù 复 xī 西 jīng 京 , ,cuī 崔 sǔn 损 xiū 修 zhōng 中 táng 唐 。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明朝的陵墓和祭祀仪式。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建造了许多陵墓,包括永陵、定陵和昭陵等。其中,永陵规模最大,康家庄可容纳百万人,是一个宏伟的陵墓。诗中还提到了陵墓周围的环境,如群山、松柏等,以及祭祀仪式的细节,如每年三次的祭祀和陪葬物品。 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叙述这些陵墓的衰败和破坏,如定陵毁了大殿,昭陵二明楼被劫火摧毁等。此外,诗歌还提到了盗墓者和官员间的争斗,以及贵妃冢被盗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和动荡。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和命运的反思,认为天意难测,历史往往充满着痛苦和不幸。
- 背诵
-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明朝的陵墓和祭祀仪式。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建造了许多陵墓,包括永陵、定陵和昭陵等。其中,永陵规模最大,康家庄…展开这首诗描述了明朝的陵墓和祭祀仪式。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建造了许多陵墓,包括永陵、定陵和昭陵等。其中,永陵规模最大,康家庄可容纳百万人,是一个宏伟的陵墓。诗中还提到了陵墓周围的环境,如群山、松柏等,以及祭祀仪式的细节,如每年三次的祭祀和陪葬物品。 然而,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开始叙述这些陵墓的衰败和破坏,如定陵毁了大殿,昭陵二明楼被劫火摧毁等。此外,诗歌还提到了盗墓者和官员间的争斗,以及贵妃冢被盗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和动荡。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历史和命运的反思,认为天意难测,历史往往充满着痛苦和不幸。折叠 -
顾炎武
顾炎武(1618-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初名绎,字宁人,江苏昆山人,经两个朝代均没做官,他学问广博,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遍游华北,搜集材料,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天文、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在哲学上,他认为「…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59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