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接大騩春

出自清朝顾炎武的《卓太傅祠
拱木环遗寝,空山走部民。循良思旧德,执节表淳臣。
几杖中兴礼,丹青御座亲。至今传俎豆,长接大騩春
卓太傅祠拼音解读
gǒng huán qǐn
kōng shān zǒu mín
xún liáng jiù
zhí jiē biǎo chún chén
zhàng zhōng xìng
dān qīng zuò qīn
zhì jīn chuán dòu
zhǎng jiē tuí chū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忠于职守、勤政廉洁的形象。他巡视部民,关注百姓疾苦,在治理中秉持着良好的德行和原则,不断传承先贤的优良传统。他还参与中兴礼仪并亲自绘制图案,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 诗人还提到了他世代相传的家族祭祀和赞颂的事情,以及长期牵马为官的历史,表达了他们一直以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决心。整首诗凸显了为官者应当具有的正气、功绩和家风。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卓太傅祠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忠于职守、勤政廉洁的形象。他巡视部民,关注百姓疾苦,在治理中秉持着良好的德行和原则,不断传承先贤的优…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忠于职守、勤政廉洁的形象。他巡视部民,关注百姓疾苦,在治理中秉持着良好的德行和原则,不断传承先贤的优良传统。他还参与中兴礼仪并亲自绘制图案,展现了他对国家和皇帝的忠诚。 诗人还提到了他世代相传的家族祭祀和赞颂的事情,以及长期牵马为官的历史,表达了他们一直以来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决心。整首诗凸显了为官者应当具有的正气、功绩和家风。折叠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8-168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学者,初名绎,字宁人,江苏昆山人,经两个朝代均没做官,他学问广博,学者称为亭林先生。少年时参加反对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的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遍游华北,搜集材料,致力边防和西北地理的研究,垦荒种地,纠合同道,不忘复兴。他学问渊博,对国家典制、天文、经史百家,都有研究。在哲学上,他认为「…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63101.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