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为变动用

出自近现代释敬安的《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 其七
浮云匪定质,变幻谁能测。氤氲翳太虚,飞散穷顷刻。
含润若有施,观空了无得。前尘虽云妄,转用资神识。
泛滥明月阴,荟蔚南山雨。能为变动用,在我竟无取。
俄已就飞散,岂复得攒聚。诸法既无我,何由有我所。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 其七拼音解读
yún fěi dìng zhì
biàn huàn shuí néng
yīn yūn tài
fēi sàn qióng qǐng
hán rùn ruò yǒu shī
guān kōng le
qián chén suī yún wàng
zhuǎn yòng shén shí
fàn làn míng yuè yīn
huì wèi nán shān
néng wéi biàn dòng yòng
zài jìng
é jiù fēi sàn
zǎn
zhū
yóu yǒu suǒ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写了浮云在天空中不断变化的景象,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哲理。诗人表示:浮云并没有确定的形态和质地,它们不断变幻,没有谁能够预料它们的变化。浮云漂浮在天空之中,似乎有神秘的气息弥漫其间,让人感到神秘而迷离,难以捉摸和把握。即使我们认真观察,也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景象,不知道其中蕴含着什么奥妙。 诗中还表达了一种“无我”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诸法既无我,我们也无法掌握它们的本质,只能通过感知来认识它们的存在,启迪我们的智慧和洞悉人生的深意。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拟《谢康乐维摩经十譬赞》八首 其七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浮云在天空中不断变化的景象,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哲理。诗人表示:浮云并没有确定的形态和质地,它们不断变…展开
这首诗描写了浮云在天空中不断变化的景象,表达了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哲理。诗人表示:浮云并没有确定的形态和质地,它们不断变幻,没有谁能够预料它们的变化。浮云漂浮在天空之中,似乎有神秘的气息弥漫其间,让人感到神秘而迷离,难以捉摸和把握。即使我们认真观察,也只能看到模糊不清的景象,不知道其中蕴含着什么奥妙。 诗中还表达了一种“无我”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没有任何一件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因此,诸法既无我,我们也无法掌握它们的本质,只能通过感知来认识它们的存在,启迪我们的智慧和洞悉人生的深意。折叠

作者介绍

释敬安 释敬安 释敬安(1851-1912)近代爱国诗僧。俗名黄读山,字福馀,法名敬安,字寄禅,湖南湘潭县雁坪乡银湖塘人。少以孤贫出家,致力诗文,得王闿运指授,才思日进,入“碧湘诗社”。曾于宁波阿育王寺剜臂肉燃灯供佛,并烧二指使骈,自号八指头陀,曾任浙江天童寺方丈。辛亥革命后,当选为中华佛教总会会长,时湖南等地发生寺产纠纷,应众邀入京请愿,到京未达目的,即卒于法源寺。生平颇有…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72196.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