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地无幽景
出自近现代谭献的《壶中天慢 夏夜访遗园主人不遇》- 眉痕吐月,倚新凉,罗袂流云栖暝。杨柳知门尘不到,记取羊求三径。
叠石生秋,馀花媚晚,何地无幽景。先生舒啸,结庐只在人境。
我是琴赋嵇康,依然病懒,即渐忘龙性。留得广陵弦指在,无复竹林高兴。
裁制荷衣,称量药裹,况味君同领。清辉遥夜,碧天飞上明镜。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是古风诗歌,描写的是一位文人墨客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和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 首先,“眉痕吐月,倚新凉”这句话形容了女子倚靠在凉爽之处,脸上的妆容与月光相映成趣。接着,“罗袂流云栖暝”描绘了女子纱衣随风飘动,如同云彩般轻盈,停留在暮色中。 “杨柳知门尘不到,记取羊求三径”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住处清幽,门前的杨柳常年扫地无尘,而他曾经跟随着羊走过三条小径,这些都是他不忘记的美好回忆。 “叠石生秋,余花媚晚,何地无幽景”这一句表达了秋天来临时,石头叠起来,花儿依旧美丽,没有任何地方缺少美丽的景象。 “先生舒啸,结庐只在人境”这句话则是指诗人在自然中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类社会中去,与人共同生活。 “我是琴赋嵇康,依然病懒,即渐忘龙性”这句话是诗人的自我描写,说明他是一位文学家,但却有点懒散,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 最后,“裁制荷衣,称量药裹,况味君同领。清辉遥夜,碧天飞上明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做药材和缝衣服等琐碎事务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好,甚至将这些美好之物带入自己的生活当中。
- 背诵
-
壶中天慢 夏夜访遗园主人不遇诗意赏析
这首诗是古风诗歌,描写的是一位文人墨客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和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 首先,“眉痕吐月,倚新凉”这句话形容了…展开这首诗是古风诗歌,描写的是一位文人墨客在自然中寻求灵感和抒发内心情感的场景。 首先,“眉痕吐月,倚新凉”这句话形容了女子倚靠在凉爽之处,脸上的妆容与月光相映成趣。接着,“罗袂流云栖暝”描绘了女子纱衣随风飘动,如同云彩般轻盈,停留在暮色中。 “杨柳知门尘不到,记取羊求三径”这两句话表达了诗人住处清幽,门前的杨柳常年扫地无尘,而他曾经跟随着羊走过三条小径,这些都是他不忘记的美好回忆。 “叠石生秋,余花媚晚,何地无幽景”这一句表达了秋天来临时,石头叠起来,花儿依旧美丽,没有任何地方缺少美丽的景象。 “先生舒啸,结庐只在人境”这句话则是指诗人在自然中感悟到了很多道理,但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类社会中去,与人共同生活。 “我是琴赋嵇康,依然病懒,即渐忘龙性”这句话是诗人的自我描写,说明他是一位文学家,但却有点懒散,逐渐忘记了自己曾经的豪情壮志。 最后,“裁制荷衣,称量药裹,况味君同领。清辉遥夜,碧天飞上明镜”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做药材和缝衣服等琐碎事务时,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美好,甚至将这些美好之物带入自己的生活当中。折叠 -
谭献
谭献(1832~1901),近代词人、学者。初名廷献,字仲修,号复堂。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谭献的词,内容多抒写士大夫文人的情趣。由于强调"寄托",风格过于含蓄隐曲。但文词隽秀,琅琅可诵,尤以小令为长。著有《复堂类集》,包括文、诗、词、日记等。另有《复堂诗续》、《复堂文续》、《复堂日记补录》。词集《复堂词》,录词 104阕。…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575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