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禅家子

出自唐朝皎然的《答苏州韦应物郎中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夙,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答苏州韦应物郎中拼音解读
shī jiāo dài lún quē
yōng yīn xiàng qīng
guān fēng sāo yùn
huì qíng
dàng yàng xué hǎi
wéi shī rén yīng
jiāng hán sōng
qiū jiāng qīng
zhōng zuò
wéi qiān zǎi chéng
shòu fèn zhú
wàn lín jiāng chéng
dào sǎo fán zhèng
kuàng jīn xiū bīng
yīng lián chán jiā
lín xià yíng
huī shì shàng huá
xīn dào zhōng jīng
tuō luè wén lèi
miǎn wéi wài yīng
shū liú āi
yàn shí xiǎn shēng
hèn wèi shí jūn
kōng chuán shǒu zhōng qióng
ān yòu xìng
shǐ yuàn qiān chéng
wéi yuè zhuó yīn
gōng yún shēng
yín zhī xiàng chán sǒu
fǎn kuì yōu sōng shē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诗歌及其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认为现今的诗教已经荒废,音韵也不再纯正,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重新发现了诗歌的美妙并且被它深深吸引。接着,作者认为学习诗歌可以使一个人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甚至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像那些气质高超的寒松一样清雅脱俗,并且像秋江水一样潇洒自如。 然后,作者将自己的志向放得更远,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传世的伟大诗人,离开尘世烦扰,到江城边上居住。在那里,他可以忘却政治纷争的烦恼,摆脱战争的摧残,隐居于林中,与自然为伴。 最后,作者谈到了他的写作工具和心境。他喜欢使用砚台和笔墨来书写自己的诗歌,因为它们可以让他集中精神并保持沉静。他认为文字只是表面的东西,不应该成为他内心的束缚。最终,他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不受低俗之音的干扰,只接纳高雅之音,并且他愿意把自己的声音带到深山幽谷中去,与幽松相伴。

背诵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诗歌及其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认为现今的诗教已经荒废,音韵也不再纯正,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重新…展开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诗歌及其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认为现今的诗教已经荒废,音韵也不再纯正,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重新发现了诗歌的美妙并且被它深深吸引。接着,作者认为学习诗歌可以使一个人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甚至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像那些气质高超的寒松一样清雅脱俗,并且像秋江水一样潇洒自如。 然后,作者将自己的志向放得更远,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传世的伟大诗人,离开尘世烦扰,到江城边上居住。在那里,他可以忘却政治纷争的烦恼,摆脱战争的摧残,隐居于林中,与自然为伴。 最后,作者谈到了他的写作工具和心境。他喜欢使用砚台和笔墨来书写自己的诗歌,因为它们可以让他集中精神并保持沉静。他认为文字只是表面的东西,不应该成为他内心的束缚。最终,他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不受低俗之音的干扰,只接纳高雅之音,并且他愿意把自己的声音带到深山幽谷中去,与幽松相伴。折叠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皎然,唐朝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72350.html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