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怜禅家子
出自唐朝皎然的《答苏州韦应物郎中》- 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
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
荡漾学海资,郁为诗人英。
格将寒松夙,气与秋江清。
何必邺中作,可为千载程。
受辞分虎竹,万里临江城。
到日扫烦政,况今休黩兵。
应怜禅家子,林下寂无营。
迹隳世上华,心得道中精。
脱略文字累,免为外物撄。
书衣流埃积,砚石驳藓生。
恨未识君子,空传手中琼。
安可诱我性,始愿愆素诚。
为无鸑鷟音,继公云和笙。
吟之向禅薮,反愧幽松声。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诗歌及其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认为现今的诗教已经荒废,音韵也不再纯正,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重新发现了诗歌的美妙并且被它深深吸引。接着,作者认为学习诗歌可以使一个人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甚至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像那些气质高超的寒松一样清雅脱俗,并且像秋江水一样潇洒自如。 然后,作者将自己的志向放得更远,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传世的伟大诗人,离开尘世烦扰,到江城边上居住。在那里,他可以忘却政治纷争的烦恼,摆脱战争的摧残,隐居于林中,与自然为伴。 最后,作者谈到了他的写作工具和心境。他喜欢使用砚台和笔墨来书写自己的诗歌,因为它们可以让他集中精神并保持沉静。他认为文字只是表面的东西,不应该成为他内心的束缚。最终,他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不受低俗之音的干扰,只接纳高雅之音,并且他愿意把自己的声音带到深山幽谷中去,与幽松相伴。
- 背诵
-
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诗歌及其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认为现今的诗教已经荒废,音韵也不再纯正,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重新…展开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对诗歌及其价值的思考和感悟。首先,作者认为现今的诗教已经荒废,音韵也不再纯正,但是在偶然的机会下,他重新发现了诗歌的美妙并且被它深深吸引。接着,作者认为学习诗歌可以使一个人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甚至能够成为一位优秀的诗人,像那些气质高超的寒松一样清雅脱俗,并且像秋江水一样潇洒自如。 然后,作者将自己的志向放得更远,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传世的伟大诗人,离开尘世烦扰,到江城边上居住。在那里,他可以忘却政治纷争的烦恼,摆脱战争的摧残,隐居于林中,与自然为伴。 最后,作者谈到了他的写作工具和心境。他喜欢使用砚台和笔墨来书写自己的诗歌,因为它们可以让他集中精神并保持沉静。他认为文字只是表面的东西,不应该成为他内心的束缚。最终,他希望自己能够创作出优美的诗篇,不受低俗之音的干扰,只接纳高雅之音,并且他愿意把自己的声音带到深山幽谷中去,与幽松相伴。折叠 -
皎然
皎然,唐朝诗僧。生卒年不详。俗姓谢,字清昼,吴兴(浙江省湖州市)人。南朝谢灵运十世孙。活动于大历、贞元年间,有诗名。他的《诗式》为当时诗格一类作品中较有价值的一部。其诗清丽闲淡,多为赠答送别、山水游赏之作。…详情
相关翻译
相关赏析
作者介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sentence/572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