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歌

作者:李白      朝代:唐朝
劳劳亭歌原文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劳劳亭歌拼音解读
jīn líng láo láo sòng táng
màn cǎo shēng dào páng
qíng jìn dōng liú shuǐ
bēi fēng chóu bái yáng
chéng tóng kāng
lǎng yǒng qīng chuān fēi shuāng
wén niú zhǔ yín zhāng
jīn lái xiè yuán jiā láng
zhú hán shēng dòng qiū yuè
xiǔ 宿 kōng lián guī mèng zhǎng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金陵之南有一座送客的劳劳亭,亭边道旁长满了离离的野草。

蔓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自蔓以来,别情不如长江东流之水,再加上此地的白杨悲风,更伤人情。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我像谢灵运一样缘流乘素舸,清霜之夜在长江的清流上朗咏。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曾闻昔日的袁虎在牛渚之下咏诗,被谢尚宠遇,而今我之诗才不在袁家郎之下。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而今所遇唯有苦竹寒声动秋月而已,可惜没有知音,只好空船独宿寄情于归梦之中。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1-282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离离:草盛貌。

蔓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悲风愁白杨:《蔓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我乘素舸(gě)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素舸:不加装饰的船。康乐:即谢灵运,以其袭封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朗:声音清晰响亮。川:指长江。

昔闻牛渚(zhǔ)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牛渚:即今安徽马鞍山采石矶。五章:五首诗。袁家郎:指袁宏,字虎。晋人。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苦竹:王云:竹有淡竹苦竹二种,其茎叶不异,其笋味有别,以其笋味之苦淡而名。帘:指船窗帘。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1-282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客的情景以及在此时此地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处于金陵,看到蔓草茂盛,感慨古今情之不尽,悲愁白杨树。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乘坐素舸一同咏唱清川飞夜霜的情景,然后回忆起他曾经听过袁家郎吟唱牛渚五章的故事。 最后两句表现诗人独自宿舍,苦竹摇晃发出寒声,秋月高悬,梦境漫长,留下无尽的思考和忧虑。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对离别、友谊、追求理想等方面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1、詹福瑞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281-282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劳劳亭歌诗意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客的情景以及在此时此地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处于金陵,看到蔓草茂盛,感慨古今情之不尽,悲愁白杨树。…展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客的情景以及在此时此地所感受到的情感和思绪。诗人处于金陵,看到蔓草茂盛,感慨古今情之不尽,悲愁白杨树。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乘坐素舸一同咏唱清川飞夜霜的情景,然后回忆起他曾经听过袁家郎吟唱牛渚五章的故事。 最后两句表现诗人独自宿舍,苦竹摇晃发出寒声,秋月高悬,梦境漫长,留下无尽的思考和忧虑。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流露出诗人对离别、友谊、追求理想等方面的深刻感悟。折叠

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八载(公元749年)李白游金陵时。

作者介绍

李白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青年时期,开始漫游全国各地。天宝初,因道士吴筠的推荐,应诏赴长安,供奉翰林,受到唐玄宗李隆基的特殊礼遇。但因权贵不容,不久即遭谗去…详情

劳劳亭歌原文,劳劳亭歌翻译,劳劳亭歌赏析,劳劳亭歌阅读答案,出自李白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15169.html

诗词类别

李白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