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寄崔伯易

作者:王令      朝代:宋朝
奉寄崔伯易原文
功业尝闻亦有时,可能天命出依违。
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
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
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
奉寄崔伯易拼音解读
gōng cháng wén yǒu shí
néng tiān mìng chū wéi
zhōng kàn shì tài zhēn dào
xīn guī
láng miào féng yīng yǒu
cǎo máo suī lǎo shàng zhī fēi
qiū lái kuàng
shí xiàng 西 fēng sòng shì wēi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经历的起伏和无常,同时也包含对世道变幻和人情冷暖的感慨。作者认为有时候,即使我们尽力做出了一些功业,但最终是否能够成功,还是要看天命和巧合。因此,诗中提到了“可能天命出依违”的字句。 作者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也贯穿全诗。他扪心自问,“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意味着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往往需要做出让步和妥协,而这些选择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则需要时间来验证和证明。 除此之外,诗中也提到了作者对于礼义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岁月变迁的感慨。“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指的是即使是古老的建筑和文化传统,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则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往事渐行渐远,只剩下几缕残香。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岁月变迁和历史沉淀的感慨。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奉寄崔伯易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经历的起伏和无常,同时也包含对世道变幻和人情冷暖的感慨。作者认为有时候,即使我们尽力做出了一些功业,但最…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经历的起伏和无常,同时也包含对世道变幻和人情冷暖的感慨。作者认为有时候,即使我们尽力做出了一些功业,但最终是否能够成功,还是要看天命和巧合。因此,诗中提到了“可能天命出依违”的字句。 作者对于人生归宿的思考也贯穿全诗。他扪心自问,“终看世态真何道,不得吾心自合归”,意味着人在面对社会现实时,往往需要做出让步和妥协,而这些选择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愿望,则需要时间来验证和证明。 除此之外,诗中也提到了作者对于礼义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于岁月变迁的感慨。“廊庙得逢应有义,草茅虽老尚知非”指的是即使是古老的建筑和文化传统,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秋来客况无他异,时向西风诵式微”则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往事渐行渐远,只剩下几缕残香。 总体来说,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于岁月变迁和历史沉淀的感慨。折叠

作者介绍

王令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王令是一位颇有才华的青年诗人,他仅有短暂的十年创作时间,却写出了70多篇散文和480多首诗。他的诗歌代表了他文学创…详情

奉寄崔伯易原文,奉寄崔伯易翻译,奉寄崔伯易赏析,奉寄崔伯易阅读答案,出自王令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4394.html

诗词类别

王令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