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风

作者:王安石      朝代:宋朝
霾风原文
霾风携万物,暴雨膏九州。
卉花何其多,天阙亦已稠。
白日不照见,乾坤莽悲愁。
时也独奈何,我歌无有求。
霾风拼音解读
mái fēng xié wàn
bào gāo jiǔ zhōu
huì huā duō
tiān què chóu
bái zhào jiàn
qián kūn mǎng bēi chóu
shí nài
yǒu qiú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这首诗表达了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描绘了霾和暴雨所造成的荒凉景象。诗人观察到周围的万物都被霾风所笼罩,九州大地被暴雨所淹没。尽管花卉繁盛,但它们也无法摆脱自然灾害的毒手。在这样的情境下,阳光不再普照,天地间弥漫着悲愁之气。即使如此,诗人仍然选择唱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并没有期望得到什么回报。整首诗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背诵

相关翻译

写翻译

相关赏析

写赏析

霾风诗意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描绘了霾和暴雨所造成的荒凉景象。诗人观察到周围的万物都被霾风所笼罩,九州大地被暴雨所淹…展开
这首诗表达了灾难带来的痛苦和无奈,描绘了霾和暴雨所造成的荒凉景象。诗人观察到周围的万物都被霾风所笼罩,九州大地被暴雨所淹没。尽管花卉繁盛,但它们也无法摆脱自然灾害的毒手。在这样的情境下,阳光不再普照,天地间弥漫着悲愁之气。即使如此,诗人仍然选择唱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并没有期望得到什么回报。整首诗形象生动,意境深远,表现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折叠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西)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授签书淮南判官。仁宗嘉祐三年(1058),入为三司度支判官,上书仁宗,提倡变法。神宗即位,任翰林学士兼侍讲,再次上书,力主革新。熙宁二年(1069),拜参知政事,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主持变法,积极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等新法。次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详情

霾风原文,霾风翻译,霾风赏析,霾风阅读答案,出自王安石的作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古诗文网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 | https://www.gushiwenwang.com/poetry/627486553.html

诗词类别

王安石的诗词

古文典籍

热门名句

热门成语

Copyright © 2011-2023 | 古诗文网©赣州鸿鹄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赣ICP备18007976号 | 关于我们 |